長壽之道就在自己的手中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愿望,但誰也無法避免衰老的到來。人到老年,身體各部分的功能開始慢慢退化,到了許多疾病的危險期。
其實,面對衰老的自然規律,我們并不是無能為力的。關注自己的健康,呵護自己的身心,同樣可以留住青春,避免疾病的發生。有關專家告訴老年人,長壽之道,其實就在自己手中。
從年輕時做起
調查表明,我國60歲以上老人患慢性病率是全人群的4.2倍,人均患病數2-3種,心血管病、糖尿病、腫瘤和老年精神病最突出。
河北省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郭藝芳指出,其實老年時期的健康狀況與年輕時期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年輕的時候因為身體好,總是不太注意,而有可能一些小的疏忽,在年老之后就會顯現出來。要健康長壽,就要從年輕的時候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呵護好自己的健康,為進入老年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
坦然面對衰老
衰老總是令人恐懼,有些人進入老年,就開始生活得提心吊膽,身體的任何變化都會感到不安。也有的人,因為恐懼而不敢承認自身的衰老,年紀大了,一切還按年輕人的標準來,有了病痛也不去看。其實,這些態度都會讓健康一天天地離你而去。
坦然接受衰老的事實,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第一課。進入老年,就要更加有意識地愛護自己的健康,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請相信只要有一個年輕的心態,生活方式健康科學,你完全可以生活得更年輕。
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健康長壽的關鍵。老年人作息應當規律,勞逸結合,嗜好煙酒等不良習慣尤其應當戒除,而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問題是運動與飲食。
生命在于運動,對老年人來說更是如此。“每周步行4小時以上的老年人比運動時間少于1小時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低了一半多。”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運動方式,并堅持鍛煉,無疑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適當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也很重要。來自我國長壽之鄉巴馬的調查數據表明,80%的百歲老人在百歲后仍從事家務勞動。
低熱量的平衡膳食有利于改變一些影響健康的因素,比如可降低體重、血糖和血脂,從而降低老年病發作率。老年人的飲食要搭配合理。調查表明,把雜糧作為主食的高齡老人健康狀況好于吃大米的高齡老人,而吃面粉的高齡老人健康狀況又好于吃雜糧的高齡老人。多吃水果、蔬菜、水產品、豆制品和茶等有助于老年人健康長壽。
警惕疾病信號
人到老年,可能許多疾病會“找上門來”。感覺不到病痛并不意味著完全健康,事實上血壓、血糖升高,腰圍增粗,都可能提示你的身體中潛伏著重大疾病傾向。郭藝芳指出,老年人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善于發現這些隱性疾病的信號,及早著手防治。
隱性冠心病:約有30%的老年冠心病人沒有癥狀,這是由于冠狀動脈硬化發生早,病程長,冠狀動脈的管腔閉塞,硬化變形,致使血管壁的痛覺神經破壞,即使病變存在,自己卻全然不知。
隱性肺癌:隱性肺癌是指那些在痰或支氣管分泌物中查到癌細胞,但胸部X線透視、照片均無異常,亦無淋巴結或遠處轉移的早期肺癌,多數為原位癌或微小的浸潤癌。
隱性膽結石: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中年肥胖婦女,其平時飲食習慣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血中甘油三酯偏高,常伴有動脈硬化或糖尿病。
定期個性體檢
發現身體中的健康隱患,防微杜漸,定期體檢有著重要的意義。河北醫大二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賀振銀指出,中老年人特別是50歲以上的人應該定期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和控制常見病、多發病。
常規檢查的項目有:血糖、血清蛋白、血黏度、血尿素氮和肌酐、血電解質、血色素和血清鐵、頸椎和胸部的X光檢查、腦電圖、心電圖、腹部超聲波等。
但賀振銀建議,選擇健康體檢方案應個性化,做到有的放矢。體檢者應該根據自己的家族史,以及平日出現的一些癥狀,如尿便異常、腫塊、局部疼痛等,有目的地做檢查。另外,老年人應保證一年一到兩次查體較為合適。
相關鏈接:老人需防心理疾病
健康長壽不僅僅只是指身體的健康,心理健康同樣需要關注。據了解,在我國每年有大于10萬年齡超過55歲的人自殺,占所有自殺者比例的36%。25%的老年自殺者在自殺前都有抑郁及其他精神癥狀,但都沒有接受過早期治療。唐山市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沈振明指出,老年人是心理疾病的高發群體,這與缺乏社會、家庭以及子女的關愛關系最大,還與其自身缺乏對心理疾病的認知度有關,有些老人心理有了問題,卻不認為自己患病,也不知道如何治療。
老年人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因為喪偶、子女離家工作、自身年老體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樂趣,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對生活前景感到悲觀等,對任何人和事都懷有一種消極,否定的灰色心理。
由于退休后經濟收入減少,社會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視,而產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現為發牢騷、埋怨,指責子女或過去的同事和下屬,或者自暴自棄。
對退休后的無所事事不能適應,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失去存在的價值,對自己評價過低;
有些老年人對外界社會反感,有偏見,從而封閉自己,很少對人笑,同時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變得恐懼外面的世界。
“其實,很多心理疾病完全可以治療的,很多意外也是可以避免的,這時需要家人更多地關愛老年人的心理世界。”一旦發現老人有以上癥狀時,最好及時就醫,請心理醫生來解開老年人的心理癥結,以免出現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