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老人悶在家里打電玩
“三世同堂”、“四世同堂”,曾是傳統中國的主要家庭模式。然而隨著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子女各自忙于工作……越來越多在佛山居住的老人不得不獨守“空巢”。
今年佛山“兩會”上,政協委員提出了“建議在佛山建立對‘空巢老人’的照顧服務系統”的提案。
記者昨日從佛山市政協獲悉,民政部門對此有積極回應,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活動將在今年內全面鋪開,一些“寄居”老人也可以加入這一服務體系。
文記者李欣欣見習記者廖帆
佛山去年11月正式開始在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開展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活動試點工作,并將在今年內全面鋪開。
政協提案:
“空巢老人”患病率
達70%~80%
“越來越多獨生子女的出現以及人口流動加速,在客觀上造成‘空巢老人’增多。”政協委員在提案中指出,佛山不少“空巢老人”生活困難,若是退休老職工,每月退休金只有七八百元,僅夠用于日常支出,遇到疾病等就無能為力了。
“空巢老人”中,長年患病的比率高達70%~80%,并且不少人都是多病纏身。由于無人照顧,老人突發疾病容易造成搶救不及時,生命安全也時常受到威脅。
政協委員還提出,與病痛等肉體上的傷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孤單寂寞對“空巢”老人來說則是更巨大的傷害。因此要改變“空巢老人”“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寂寥的生活狀況,最需要“三大保障”,即:經濟供養保障、醫療藥費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
記者探訪:
兒女太忙老人悶得慌
李先生是湖北襄樊人,今年60多歲。大兒子十多年前來佛山開了家廣告公司,如今業務發展得不錯,便接李先生來佛山長期居住“客鄉養老”。
李先生說,來到佛山,原先的街坊鄰居都不見了,沒有一個可以打招呼的人,他每天呆在家里悶得慌。李先生在家鄉習慣早起,但現在起床也沒事干,便開始賴床起來。
因為兒子、兒媳工作太忙,李先生大多數時間一個人在家。雖然偶爾也會去公園散散步,去超市購購物,但一個人上街有點怪,他大多數時間悶在家里打電玩。李先生說,兒子、兒媳能偶爾回家吃頓飯他最開心了。
對策一:
7類老人可獲免費“居家養老”
將在今年鋪開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服務內容包括送飯、洗澡、洗衣、巡視、巡診、陪送看病、清潔衛生、康復鍛煉等等。可上門提供日常生活照顧、家庭護理、醫療保健、心理保健等服務。其中7類服務對象包括在冊救濟三無孤老、60歲以上的低保老人、低收入孤老、優撫孤老、一等以上傷殘軍人、市級以上勞動模范、百歲老人可獲免費服務。
對策二:
發揮專業志愿者服務優勢
將發揮社會福利志愿者的作用為孤寡老人居家養老提供幫助。此外還將吸收下崗工人參與其中,為部分人的再就業提供出路。
對策三:
試點“平安鐘”
擬先以街道社區居委會為試點,安裝呼叫系統“平安鐘”,給有需要的老年人床頭安裝直線式的呼叫系統,直接接通社區居委會和老人一幫一對口幫扶人家里。
對策四:
擬設“長者心聲熱線”
民政部門表示,可以由志愿者承擔熱線電話服務,在區一級成立福利服務分隊;也可向社會公開招募具備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專業知識的熱心人士,經專業培訓后,成為長者心聲熱線的義工。
“‘平安鐘’關注的是老人的身體健康,那么長者熱線關注的則是老人的心理健康。”民政部門在答復中表示,針對這兩項“為老服務工程”,他們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收集社會上各方面的反應,綜合有關情況向市政府寫出報告,由市政府審定如何開展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