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的丈夫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自己妻子在懷孕之后脾氣變得非常的古怪,而且動不動就發脾氣,情緒起伏非常的大,讓很多的丈夫著實摸不著頭腦,現在小編為大家講一講為什么女人懷孕愛發脾氣?
1、妊娠4~12周為情緒不穩定期。懷孕后的妊娠反應和社會角色的變化容易使孕婦產生羞怯、恐怖和反感的心理。妊娠反應給孕婦帶來身體的不適和對分娩的恐懼,也使孕婦從心理上還不大愿意接受這個小生命。在此時期,孕婦情緒很不穩定,愛發脾氣。
2、妊娠16~32周為逐漸適應期。這個時期孕婦已度過妊娠反應期,身體狀況好轉,心理上也開始接受現實。然而,孕婦因為壓力大,害怕生出畸形兒或對胎兒的性別有所期待,幻想增加,恐懼感仍然存在,但能盡力避免涉及胎兒危險、損傷、死亡因素,保護胎兒的意志明顯增強。
3、妊娠32~40周是孕婦過度負荷期。胎兒發育迅速,致使孕婦負擔過重,行動不方便,臨近分娩思想壓力增大,因而,孕婦精神壓抑、焦慮、易激動。
焦慮情緒危害大
焦慮是妊娠期精神障礙的主要表現。是孕婦怕分娩時疼痛、怕難產、怕胎兒畸形、擔心胎兒性別不理想,以及家庭生活瑣事等因素所引起。焦慮情緒主要表現為懷疑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失敗、憂慮、緊張、不安、依賴性很強、獨立性很差;身體應激方面表現為行動刻板,睡眠不寧,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者可發展為病態———妊娠焦慮癥。
孕婦因焦慮情緒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變化,可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甚至影響到嬰兒出生后的智力發展,嚴重者可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流產。德國戰后新生兒畸形率高達65%,兒科專家對此進行長期的研究后認為,戰爭恐怖和戰后政治危機引起孕婦心理緊張,是導致畸形兒增加的重要因素。研究還發現,妊娠頭三個月內,孕婦受驚嚇、過分憂慮、情緒緊張,是引起顎裂和兔唇畸形的重要原因。
心理營養很重要
妻子懷孕后,丈夫應該知道,她需要的不僅是飲食方面的營養,更需要有愉快的心情和穩定的情緒,即“心理營養”。
懷孕期間,孕婦隨軀體的變化容易引起情緒波動,非常渴望得到丈夫、親人的體貼、關懷和理解。因此,丈夫應經常抽空陪其散步、聽音樂、閑聊或欣賞精美的圖片,或一起想象未來的孩子,設計美好的未來等,盡量減少家庭瑣事對孕婦的刺激。
孕婦自身亦應了解焦慮情緒的危害,學會克服不良情緒。首先要樹立自信,不要無端擔憂,杞人憂天。其次思想放松,分娩要經過陣痛是自然現象,如果害怕,情緒過分緊張,給自己的痛苦反而會更大。生男生女是自然選擇,因渴望生某一性別的嬰兒而滿腹焦慮,不僅無用,還會導致流產。對家庭生活方面的瑣事,也要胸襟開闊,避免生悶氣和發怒。同時,孕婦還要盡量不看有惡性刺激的電影與電視,以免引起過度的情緒波動。
我們都知道如果懷孕的時候女性的情緒起伏過大的話,那么對胎兒的健康成長問題也是會帶來很大影響的,所以希望在這個時間段丈夫應該更加關注妻子的心理健康保健,讓她們有一個愉快的心情。
推薦閱讀:孕期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下一篇:如何做好孕期心理保健工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減壓的方法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