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句老話已經說爛了,學生犯錯很正常,作為老師心胸一定要寬廣一點,老師是教書育人,自身的道德修養就一定要好。你的學生犯錯,作為老師也是有責任的,學生犯錯后,老師一定要做到以下的三不。
不要公開處理
這件事后我也進行了深深的反思,孩子犯錯是正常現象,可如果老師和家長的處理方法不當將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小學生已經有很強的自尊心,出現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要在班上公開處理,其次要跟家長提前溝通好教育方法,避免家長兩種極端表現:一種是簡單粗暴的懲罰,一種是過分保護。另外,最好單獨跟孩子談,不要“三堂會審”,那樣孩子會很緊張,也會失去對別人的信任。
不要隨便定性
一般來說,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的原因是很多的:一種是占有欲的需求,當不能擁有其他人擁有的東西時就會設法取得他想擁有的東西;一種是愛的需求,當孩子感到被忽視或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就會以偷竊來補償或希望被關注;一種是不正常的情緒發泄,行為本身不是因為個人所需或金錢價值,而是一種強迫性的行為,從中得到快感。
七八歲的孩子有“小偷”行為出現時多為前兩種原因,因此不要把孩子這種行為硬往一個糟糕的方向去定性,他只是不小心“拿”了別人的東西,作為老師應該和孩子一起討論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途徑獲得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引導孩子主動將東西歸還給同學,同時引導孩子向父母表達想得到某樣物品的愿望,并講出合理的理由,然后由父母帶領孩子去購買。事后,引導孩子對獲得物品的兩種方式進行比較,達到糾正行為的目的。
不能忽視孩子要重視孩子的存在
簡單粗暴的批評根本不起作用,可能只會讓他更興奮,我決定讓關愛進入他的內心,讓他真正得到滿足。我跟家長委婉地談了這方面的情況,請他們配合,一起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在上課的時候,我故意提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小男孩回答,每當有進步,就大加表揚,增強他的自信心。集體活動時,有意和他站在一起聊天,玩游戲,這樣其他同學也會主動湊過來,大家的關系也就慢慢融洽了。
教育學生的方法多種多樣,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總而言之,一切為了學生。學生犯錯了,重要的不是批評,而是讓他學會改錯,學會反省。老師在教育孩子時也要注意方式得當,千萬不要影響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下一篇:孩子總是厭學該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陪伴孩子讀書是壓力還是動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