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據生活日報報道,13歲的亮亮從今年9月初開始就時常發生抽搐現象,那次他剛放學回家,突然就渾身抽搐、口吐白沫……持續了約四五分鐘就好了,可隔上半小時又開始抽。父母以為得了,將他送到醫院檢查卻沒發現問題,后來孩子說,老師錯怪了自己,心里覺得難受就成了這樣。家長覺得亮亮受了委屈,于是對他又是安慰,又是買好吃的好玩的哄他開心,他的癥狀不知不覺消失了。但不知為什么,此后亮亮經常發生這種現象,父母經過觀察發現:孩子開心的時候從不抽搐,但稍有不順心的事,立即就開始抽搐。
專家說法: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兒童病房主任劉金同
亮亮的情況屬于兒童癔癥發作,并不是裝病。患有兒童癔癥的孩子,抽搐受主觀情緒干擾明顯,該癥狀的形成多與孩子的成長環境關系密切,尤其多見于過度被溺愛的孩子中,從行為理論上講,患兒是潛意識中通過“發病”來回避困難處境,使需要得到滿足。如亮亮覺得老師錯怪了自己,如果平時沒經受過挫折,被一味寵愛著,孩子就難以接受這種挫折和委屈,情緒導致軀體出現反應,即以癔癥發作來引起家長的關注、愛護,來宣泄情緒。
預防兒童癔癥發作,家長應改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不要怕發病而事事予以滿足;同時對某些不正當的要求應予拒絕,從而避免對兒童的不良暗示,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
下一篇:讓我們的孩子體驗失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三學生需保障良好睡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