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今年省級機關公務員考試,18.3萬考生,比上一年凈增4萬人,平均報考比例為43∶1。能捧著眾人眼里的“金飯碗”,還愁什么?昨天,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首次啟動“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工程”,其中一項是明年上半年即將啟動的“公務員心理援助計劃”,該計劃由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牽頭實施。
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院長趙國秋表示,別看公務員表面風光,這個群體的心理壓力不容忽視。
公務員也有抑郁焦慮、社交恐怖癥
公務員為什么心理壓力大?趙國秋表示,社會上對公務員的叫苦有不同看法,部分人認為他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但我在研究中發現,他們的壓力確實存在。”趙國秋說,他曾接觸過的公務員病例中,有因升遷問題導致的急性心理障礙、抑郁癥、焦慮癥;有因剛參加工作而患上社交恐怖癥。
趙國秋說,公務員屬于工作壓力較大的群體,他們整體素質高、抗壓能力也比較好,但他們要承受更多來自于單位體制、機制、工作任務、家庭期望、自身人格等方面的挑戰;并被要求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如果應對壓力的方式不正確,就會產生心理問題,乃至發展成心理疾病。
而現在社會上為公務員提供的心理保障體系不夠完整,有心理問題的公務員里,9成以上都不會去看心理醫生,寧愿忍受精神折磨,因此他們的生活質量比較低。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去年曾發布《公務員人格特征與考核績效及個體幸福感關系研究》結果。該課題共調查了94名公務員,平均年齡39歲,其中有心理問題的占17%左右。調查發現,公務員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比一般群體強烈,“唯唯諾諾,兢兢業業”,工作時經常處于“心理恐慌”狀態。
公務員家屬也將接受輔導
昨天記者從啟動儀式上了解到,“開展公務員心理援助計劃”是浙江省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工程主要的具體措施之一。具體工作大致為:建立公務員心理素質訓練中心,開展公務員心理素質訓練工作;對公務員及其家屬進行心理援助相關知識的培訓和宣傳;開展公務員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評估,及心理衛生服務需求調查;以試點為基礎,點面結合、逐步推廣,開展公務員心理援助工作。
為什么對公務員的家屬也要進行心理援助相關知識的輔導?趙國秋表示,因為公務員的家屬是維護公務員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很多公務員的心理問題其實是來自家庭的壓力,現在社會上,尤其是公務員的家屬們,對公務員的期望值過高,對他們的要求方式也不對,導致公務員壓力倍增。”
記者還了解到,計劃將對有心理問題的公務員進行分類指導,進行心理素質、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的訓練。如果僅僅是應對壓力的訓練,大致需要一周,如果是調整認知結構的訓練,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除“公務員心理援助計劃”外,浙江省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工程還包括以下模塊:制定提高全民心理素質的整體規劃;建立青少年心理壓力的監測與預警機制,開展心理危機干預; 提供老年人心理健康與心理衛生服務;加強心理衛生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心理危機干預網絡系統;大力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提高普通人群的心理衛生知識知曉及心理健康水平。
(張華仙)
下一篇:揭秘開燈睡眠背后的心理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人的輕薄下女人如何自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