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丁當”,鄰居家關門時發出的聲音居然讓張女士患上了“聲響恐懼癥”。張女士退休三四年了,一直生活得很平靜。一天,她在家中猛然聽到鄰居新裝防盜門關門時的“丁當”聲,突然覺得震耳欲聾,心驚肉跳。
從此,鄰居每日關門開門的聲音就讓她坐臥不寧。張女士甚至要求鄰居開關門時不要那么用力??墒?鄰居依然如故。張女士為此和鄰居吵了幾架,彼此很不愉快。張女士的癥狀越發嚴重,一聽到鄰居的關門聲就會心率加快,失眠驚醒。為躲避鄰居的關門聲,她搬了新居??墒撬牟∏樽兊酶訃乐?不但害怕聽到關門聲,還怕汽車鳴笛聲、人語喧嘩,直至發展到害怕各種聲響。結果家人只得小心侍候她,連走路講話都不敢有大動靜。張女士甚至還燒香上供,認為自己“沖撞”了什么。
根據張女士的癥狀,她患上了“聲響恐怖癥”。那么,究竟她為什么對門聲那么敏感和恐怖呢?
老年人對聲響敏感的原因很多:一是,可能耳朵對某些聲音頻率的反應較敏感。二是,可能對這類聲音受過刺激性的心理創傷。三是,還可能有人格特征的原因。一般說來有類似強迫型人格的人,對某些過敏性的刺激容易發生強迫性的過分反應;有類似癔病型人格的人,對某些刺激容易發生過分的情感反應。
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響聲可能具有某種象征意義,就是說聲響不單純是聽覺上的刺激,而是代表了與此相關的某種情緒的刺激。就張女士的情況說,很可能是對鄰居“敵意”的心態,于是表現為對“關門聲”過敏和反感,后來慢慢地泛化為對所有聲響的過敏。
張女士坦言,她對樓上樓下的關門聲都不太在意,就是對門鄰居一有動靜,心里就特別緊張。開始,張女士家沒有裝防盜門,可是對門鄰居卻裝了厚實漂亮的防盜門,為了不被鄰居比下去,張女士家才裝上防盜門。張女士看對門的女主人也很不順眼:“感到人不好相處,從心里就討厭她……”張女士的話證實了心理醫生的推測。
同時,張女士的全家人都把她當成很重的病人,讓她潛意識里也就更加愿意扮演病人,對任何聲音都非常敏感了。
怎樣幫助張女士走出心理困擾呢?首先,張女士需要明白她的困擾并不是單純的音響問題,而是情緒問題,是與鄰居的人際關系問題。因此,筆者提出第一條建議:張女士對害怕的事不能躲,別再想搬家或跟鄰居吵架,而要反過來,跟鄰居要和好。不妨找機會主動地與鄰居和解,到對方家去串門。與鄰居相處得融洽,就不會對鄰居產生敵視。在好心情下去習慣鄰居的門響,這樣可以消除心理上的敏感性反應。
過了一段時間,張女士很高興說她已與鄰居和解,她到對方家去串門,得到鄰居的尊重與了解。鄰居還讓她親手開關那個防盜門幾次,習慣了“丁當”聲。張女士對關門的響聲也不再那么害怕了。同時在家人的幫助與督促下,張女士的活動范圍與時間逐漸增加,不但能做家務,還開始參加老年大學的活動。家人也非常開心。
(盧美儀)
下一篇:男人對糟糠之妻有何感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人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