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1、自我陶醉 變成大人物或做大人物的閨蜜
微博仿佛無限擴展了我們的關系網。原來馬克思那套理論是對的:萬事萬物皆有聯系!你跟你偶像的聯系不再只是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你終于可以跟他平等交流,你對他發布的消息回帖,所有人都能看見你回帖,他的一舉一動一思一想都被你盡受眼底,你終于在蕓蕓眾生的大海中冒出了頭,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成百上千的人成為你的“粉絲”,你仿佛不再孤單也不再默默無聞。
2、自我表演 假想一個自我或虛構一個別人
你在微博上的只言片語可被所有人看到!這多么激動人心,多么地讓人打雞血。于是你開始經營屬于自己的“公眾形象”并時刻擔心它遭到破壞。你一邊用心秀出精心打扮過的生活細節,一邊恐慌別人會否把你不夠靚的照片或不愿公開的行蹤公諸于眾。在這個公開的平臺上你一邊付出自己私隱一邊又想保護它,卻也總按捺不住想爆別人料的念頭……
3、信息焦慮
聽不到以及聽太多流行和時尚總讓人焦慮,內心強大的人不多,要與眾人為伍才溫暖。也許你跟我一樣是怕“OUT”才開始玩微博,卻發現果真氣象萬千:今天李嘉欣說她懷孕了,明天某地又出了事故,后天某精英又斷定房價年底必降……每次轉發、回復,信息仿佛自我繁殖,于是你我之間遠隔千里卻又滿滿當當,于是你在電腦前呆若木雞,只有手指在動,仿佛什么都沒做,卻又日理萬機。
4、表達焦慮
太短小以及太澎湃微博很有黏性——它復制了一套你自身的人際關系。同時,由于再簡單的語言變成文字也多少要經過大腦加工,因此比起面對面談話,微博上寫的人和看的人其實都要更認真。加上沒有表情和語氣配合,于是各種情緒似乎都要比平常對話夸張幾分。于是在微博上獲得的滿足不亞于現實中的交流,而變得憤怒和失落仿佛也比現實中更容易——在情緒的澎湃度上,微博是現實人際網絡的加強版!
(梁子豪)
下一篇:火星之旅:硅片心理醫生的考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朝韓再沖突 心理戰大揭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