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夢者身份:53歲女性羅女士自述:我先生于兩年前生病過世,我們非常相愛,他走后我經常夢到他,有一段時間還失眠,情緒很低落。清明去掃墓之后,我又連續夢見他,有時是我遠遠地看他在做生意(他以前是商人),有時我對他說話他卻沒有理我,有時又看到他在對我笑。晚上做了夢,我白天也會想這些夢,感覺他又回來了。
析夢師:陳侃
夢到去世的親人是很普遍的,特別是羅女士的丈夫才去世兩年。這個夢表達了夢者對先生的思念,同時,也顯示羅女士的潛意識正在處理與去世的人的情感。肉體的離開不代表與之相關的情感也立刻結束,對于去世的丈夫,潛意識的心靈還會需要一段時間,來“完成”與他的情感。這個夢所處理的是緣分結束之后,未盡的愛的情感。羅女士可以繼續體驗一下,對于丈夫,除了愛和思念,你們之間還有沒有別的沒有處理完的情感,比如在生病期間,是否有無力幫助他的遺憾的感覺?多年的婚姻,是否也有不滿的情緒?這些情感都沒有對錯,都是兩個人之間“未盡的事宜”,這些感情的處理,對于接納一個人的去世,重新適應生活都是很有幫助的。
另一個層面,夢中出現的人物可以理解為做夢者自身潛在人格的一部分。我們在親人去世之后,都會有一種自己的一部分被帶走了的感覺。因為我們在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時候,往往把自己的一部分人格“投射”到親人的身上。這樣,我們眼里、夢里看到的那個人,我們所理解的這個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人格,也就是說,我們通過親人看到了我們自己,特別是我們潛意識的自我。一旦這個親人因為某種原因突然去世,我們這種投射的過程就被突然中斷,會體驗到一種難以彌補的缺失感。因此,除了面對愛的中斷以外,我們還需要重新讓自己獲得人格完整的感覺,把他們帶走的那一部分自我重新回收回來。
下一篇:適度快樂比高度快樂更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現代社會九大心理異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