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48歲的劉女士,總覺得體重下降,一天反復稱體重10多次;30多歲的吳女士,腰痛了一年多,總以為自己患上了腎臟病,但檢查結果正常。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最近接診了兩名特殊的女患者,醫生診斷的結果,她們的“怪病”其實都是“心病”導致的。
焦慮癥:她一天稱10多次體重
48歲的劉女士一直待業在家,半年前,她突然出現尿頻、尿急的癥狀,到醫院檢查后,結果表明尿潛血一個加,醫生說,這不是什么大的問題,情況不嚴重,只要對癥治療,很快會緩解。
可是劉女士總覺得自己有問題,當癥狀緩解后還是堅持不懈到醫院就診。后來,劉女士聽朋友講,如果體重下降,就表明身體有了問題,于是她每天在家稱體重,一天10多次,一旦發現體重下降,就會心情變差,更加擔心自己的疾病。中大醫院腎科的副主任醫師張曉良說,劉女士正好處在更年期,很可能是心理問題,建議她到心理門診確診。心理醫生接診后發現,劉女士的確患上了“焦慮癥”。
張曉良說,醫生常常接診兩種患者,一種是完全不重視自己身體的異樣癥狀;還有一種是過分重視自身不適癥狀,劉女士就是這樣。醫生曾經碰到一名病人,查出尿路感染,在醫生的指導下他的癥狀已經明顯改善了,可是他卻不罷休,擅自用了多種抗生素治療,卻導致癥狀越來越重,最終住進了醫院搶救。
中大醫院腎科的副主任醫師張曉良:這兩種患者的做法都不可取,目前發現沒病卻頻繁就診的患者比以前增多,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生活條件的改善,在家無事可做的人多了,加上網絡的普及、科普宣傳的深入,現在很多市民,對疾病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可是過分重視自己的疾病,可能會導致心理障礙,嚴重的還會產生抑郁的傾向,反而會出現身體不適。對于整天待業在家的中年女性,要多去和別人交流,看病也不能想當然,一切的檢查指標都是為了讓醫生更好地診斷,切不可因此而杞人憂天。
軀體形式障礙:反復腰痛總懷疑得了腎衰
30多歲的吳女士,一年來被腰痛所困擾,她以為自己患上了腎臟疾病。先后到多家醫院求治,但檢查結果正常,始終沒有找到病因。最近,她感到腰腎部疼痛加劇,便懷疑自己得了腎衰,要求住院治療。神經內科的專家反復檢查后,發現她的反復腰痛,其實是軀體化癥狀的一種表現,究因竟然是一種精神障礙。
中大醫院心理門診的牟曉冬醫師介紹,吳女士曾經輾轉多家醫院,也嘗試多種偏方,花費了4萬多元,但都未能找出真正的病因。去年她曾多次住院,在住院過程中癥狀越來越重,甚至出現全身游走型的酸痛,尤其是晚上疼痛加劇。
心理醫生會診后發現,吳女士的情緒焦慮,精神負擔較重,她堅持認為自己得了嚴重的腎病。其實,她所患的是一種“心病”,是“軀體形式障礙”,用藥治療和心理疏導后,吳女士的疼痛癥狀才改善。
牟曉東介紹,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以持久的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癥狀的觀念為特征的神經癥。引起的原因可能與遺傳基礎、神經遞質的紊亂、個性基礎、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軀體癥狀可涉及身體的任何系統或器官,常見的有胃腸道不適,如胃痛、嘔吐、胸痛、氣短、尿頻、隱血、異常陰道分泌物、關節麻木、疼痛等。患者因這些癥狀反復就醫,各種醫學檢查基本正常的結果和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
中大醫院心理門診的牟曉冬醫師:這種癥狀的發生與持續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難或沖突密切相關,但患者常否認心理因素的存在。這些患者長期“泡”在綜合醫院的門診和病房,他們癥狀多,主觀不適多、客觀檢查陽性結果少,越治療癥狀越多。有些出現軀體化癥狀的患者,往往伴發有抑郁癥和焦慮癥,長期得不到心理疏導和針對性治療,會加重病情。因此,這類患者及患者家屬要提高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及早到專業心理機構就診。
(楊玉龍)
精彩推薦 權威調查:5%畢業生想過自殺 強檔測試:你最迷戀哪種女人? 心理學家為你解析十大夢中“鬼” 最實用:從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潛意識 揭謊!娛樂圈大牌明星都是說謊精 職場攻略:怎樣從小動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錯?男人下半身壓力源于女人 暴強!如今的大學生為減壓去裸奔下一篇:“80后”爸爸患“產后抑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沉迷網絡易于患抑郁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