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美國《實驗社會心理學雜志》刊登荷蘭一項新研究表明,社交過程中,感受被拒絕只需4秒鐘。
荷蘭研究人員完成了兩項實驗,調查了參試者遭遇尷尬沉默時的反應情況。第一項實驗中,102名大學生閱讀兩則故事中的一則。第一個故事描述的是一個人說了一句不帶感情色彩的一句話“我認為肥胖者上公交車應該買兩張票。”之后明顯出現沉默。另一則故事中,說出這句話之后,談話繼續順利進行。然后,研究人員讓參試學生設想以下那個失言者正是自己。結果,大學生感覺更緊張,感覺自己遭到拒絕,自信心更差。
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60名大學生觀看類似上述對話的兩段視頻。但是談話內容涉及兩性關系和學生與教授發生性關系話題。一段視頻中,話語之后停頓4秒,另一段視頻中,話語之后沒有停頓,談話繼續順利進行。雖然視頻中沒有任何其它線索,大學生幾乎沒有注意到停頓的4秒鐘,但是,觀看有停頓的視頻之后,學生感覺受拒絕感更強,自尊更差。
新研究負責人心理學家納姆克杰·柯登伯格表示,這項新研究表明,順利流暢的“會話流”對雙方的自尊和歸屬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交流過程中,即便是4秒鐘的沉默也足以讓人探出畏懼感,進而刺激“兩不相容感”、排斥感及焦慮感的產生。
柯登伯格表示,會話流與積極情緒、強烈的歸屬感和自尊、社交認同及意見一致感關聯密切。會話流被短時沉默打斷,會讓人產生被拒絕感和其它消極情緒。這項研究表明,在人類進化歷史中,人們對拒絕和排斥的敏感度逐漸提高。社交活動中,感受被拒絕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
(梁子豪)
下一篇:自戀女人必有這八大隱密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婚活族”心理:戀愛貴過生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