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雅安地震發生后,不少自愿者趕到地震第一線去救援,可是由于災情嚴重,環境惡劣部分自愿者也紛紛累倒。因此,救助者個人的素質狀況,直接關系著救災行動的社會效果,影響著救災目標的實現。小編今天要講的就是關于自愿者的素質問題。自愿者的熱心我們是很贊美和感謝的,但是我們也希望災情可以穩定下來,那么自愿者的素質就尤為重要。
救災者的素質,是為歷史和社會文明程度所規定的概念。只有當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能夠直接同災害作斗爭的物質、技術手段時;人們才能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直接針對災害的社會性救災活動。也只有在這時,社會才會提出對救災者個人素質的要求。
具體分析救災者的素質結構,包括如下方面;
1) 心理素質
救助者的心理素質與 (常人不同的特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神經系統的感覺官一般優于常人,通過生理和心理選拔的方式篩選的;二是在心理品質方面,尤其是意志品質和認知能力、人格特征方面要符合救援者的要求,(參考;中國國際救援隊培訓教材系列、救援醫療普及版)救災者 心理的素質是救災者從事救災活動的動力基礎。它是一個多層面的、依次遞進的結構。其第一個層面,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對遇難者的同情心。人類在長久的進化過程中,由于自然選擇法則的作用而逐漸認識到種屬存在的安全對個人的意義。這種對于種屬安全的關注會逐漸形成一種潛在的心理趨向。
救災者心理素質的第二個層面,是人道主義的使命感。它指的是救災者為實現救災活動社會目標,經過社會組織而形成的共同心理動力和集體意識。它不同于對遇難者的一般同情心。從形成原因上分析,它是經歷人們有
意識組織的結果。是在普遍同情心的基礎上的升華,具有共同的目標指向.因而具有更大的推動、激勵力量,構成救災活動組織的心理基礎。
救災者素質的第三個層面,是利他主義的獻身精神。這是救災者心理素質的最高層面,因而并不是每個救災者都具備的。利他主義的獻身精神在救災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為搶救受災者的生命及財產,不畏艱難,不怕犧牲,寧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挽回遇難者的生存。在精神內涵上,體現了自我價值這是前兩個層面中利他主義思想成分的集中體現,,表現了救災者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這種精神的產生既有救災活動的特定環境所產生的激勵作用,又是救災者個人思想品德、道德長期修養的結果,同時,它也匯聚了平時社會教化的各種因素。
(2) 技術素質
救災者的技術素質指的是救災者在救災活動中運用各種救災手段的操作能力。在內容上包括一般性技術素質和專業性技術素質.救災隊伍的構成,通常包括兩類人員。一是臨時動員的軍隊兵員和民眾;二是由醫療、救護、工程技術及各類專業人員組成的專業救災隊伍。一般性技術素質,通常是對前者的要求,具體內容包括扒挖遇難者、搶救傷員的技術及使用簡單救災工具的能力。而專業性技術素質,則是對后者的要求,具體內容會因救災需要的不同而變化。
救災者技術素質的實現受到歷史的和社會的各種條件的制約。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具備強大的物質基礎,是救災者技術素質實現到何種程度的前提條件。救災者技術素質的發揮程度,還受到個人心理和精神條件的制約。也就是說,救災者的技術素質要求包含著雙重性質,既有技術上的要求又有道德上的要求,只有兩者高度統一,才能使救災者的技術素質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3) 身體素質
救助者的身體素質包括智力和體力兩個方面,它是救助者從事救災活動的生理基礎。救災作為大規模的社會行動,是以個人的智力和體力的支出為前提的。
前者可具體表現為其技術操作水平和能力,這在前面已有敘述。至于救災者素質的體力方面,又可劃分為兩個層面。即救災者身體的健康程度和他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后者對于救災者來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災害的種種情況極為復雜。往往會出現種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這就要求救災者必須具備很強的身體適應能力,無論災害發生在任何地方,任何季節:無論自然條件多么復雜,物質條件多么惡劣,都能順利地從事救災活動。
因此,救助者應具備的三方面素質中,身體素質是實現和具有前兩項素質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對于一個身體素質很差的人來說,前兩項素質再好,也無助于救災活動。但是,一個身體素質很好的人。前兩項素質很差,也不能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因此,救災者所具備的三項素質,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只有三者的有機結合,才能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合格的救助者,承擔起實現救災活動社會目標的責任。
最后小編希望那些身體素質強的自愿者繼續留在前線,而相對于較弱或者已經受傷的自愿者可以退守,在外面為雅安祈福,為我們的救援人員讓行。最后,雅安,加油!
下一篇:一些生活中需知的心理健康知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應該了解的心理常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