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當心理暗示與意志力發生沖突,往往心理暗示會獲勝。你越想違背的心理暗示,反而越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意志力越堅強,結果就越糟糕。下面我們看下自我暗示和心理暗示的區別在哪里呢?
失眠,這個例子最有力,說服力很強。如果失眠的人不想睡覺,也不費力讓自己去睡,只是靜靜地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他很快就會睡著;相反,如果他非常想睡,努力去睡,結果會怎樣?他越想睡,就越興奮,想要的結果就越達不到。他本想睡的,卻格外清醒——你看到了,這就是意志力和心理暗示產生沖突了。越想睡越睡不著,估計每個人都經歷過。
心理暗示在與意志力的沖突中總是獲勝。所以我說,心理暗示主導人類,而不是他的意志力或意愿。你必須明白,我們身上有兩層自我:第一層是顯意識,我們可以感知并用意志控制的自我;第二層是潛意識,另外一個自我,它與心理暗示直接相通,發出心理暗示。我們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潛在自我,就犯了錯誤,因為正是第二個自我完全操縱著我們。
第二層面的自我操縱著我們,當兩個層面的自我發生沖突第二個層面的自我往往獲勝,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操縱它,并通過操縱它來主宰我們自己。你能理解嗎?因為這句話極其重要,完全正確,我需要重復一遍:正是第二層面的自我操縱著我們,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操縱它,并通過操縱它主宰自己。
現用戒煙的例子說明一下什么叫努力反向效應:越努力就越達不到目的。試圖戒煙時,“戒煙”的“意愿”與“煙”的“心理暗示”發生沖突,通常的結果是:越想戒煙,你就會抽得越多。
所以,請不要用“沒毅力”“意志力不強”等字眼來批評某些人!
推薦閱讀:注意避開四個婆媳相處的雷區
理智和心理暗示的對抗越激烈,不好的結果就越快變成現實。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失眠者的情況。如果他不逼迫自己睡覺,他就會靜靜地躺在床上,很快睡著。但是,如果他采取相反的措施,用理智逼迫自己去睡,那么,越努力,就越睡不著。
讓那些會騎自行車的人回憶一下自己初學時的經歷吧。你緊緊抓著車把,一路慢行,就怕摔倒。突然,你看到路中間有個小障礙,你不想撞上它。你越想避開它,就越有可能撞上它。
吸煙酗酒者越是想戒掉就越戒不掉,就是這個原因,如果你將自己的意志和心理暗示敵對起來,那么,這意志只能加強“戒不掉”的心理暗示。
這也是為什么人很容易變成他討厭的人的原因——意志和心理暗示之間的拔河賽必然以意志的失敗告終。有些男孩討厭自己的父親,結果卻和他越來越像。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一看隱藏在“運氣”后面的真理。我們從小就知道:“運氣只光顧有準備的人”,這是對的,絕對不是迷信。有些人很邪惡,但是很幸運(所以我不信教),做生意從不失手;他們的手伸向哪里,哪里都變成黃金。這是為什么?僅僅因為他們信心十足地期待著自己的成功。身心靈運動中的那幫作家,大寫何謂“吸引力法則”、超驗主義,將這個簡簡單單的心理學問題說得玄而又玄;其實本不必這么費勁。
有一些很想戒酒的酗酒者,但是他們做不到。如果你問他們,他們會非常誠懇地跟你說:他們不想喝,喝酒讓他們也很討厭自己,他們知道酗酒對身體有很多害處,但是他們總是不受理智的約束,仿佛被什么東西逼迫著不得不喝。
人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命運的玩偶,提線的就是心理暗示。了解自我暗示和心理暗示的區別,當我們能操控心理暗示,做好自我暗示時,做事情成功的幾率也就更大,重要的是還要保持心理健康。
推薦閱讀:研究發現勞累時更容易說謊
下一篇:預示短命的五條標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壞心情或成為致癌的導火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