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幸存者 瀕死體驗調查
分類: 心理保健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2-19
閱讀 :359
新發現40種國外沒有記載的瀕死體驗,瀕死體驗后性格大變―――
“瀕死體驗”對普通人來說不但距離遙遠并且總有一種神秘的感覺。實際上,許多人在面臨死亡時,都或多或少地有過這樣的感受。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其新版自傳《我的生活》中就提到,他在去年9月接受心臟手術時產生了瀕死幻覺,處于麻醉狀態時見到許多像戴著死亡面罩那樣的黑臉向自己飛來,然后撞得七零八碎。當然能夠敘述這種感受的,只能是那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但意外地獲得恢復的人,或是處于毀滅性境域中預感即將死亡而又僥幸脫險的人。天津市安定醫院的馮志穎教授和同事對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幸存的100個人進行了關于瀕死體驗的調查研究,這次研究不但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上研究上的空白,發現了40種國外沒有記載的瀕死體驗,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同類瀕死體驗研究集中采集樣本最多的一次。
隧道體驗:
穿過黑暗隧道,找到光明
專家調查:張先生,35歲,工人
地震發生后,張先生被壓在倒塌房屋的縫隙中,大約兩天后被人救出來。事后他回憶了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的過程中腦子中曾經出現過被他稱做幻覺的怪事。“當時我被壓在倒塌的房子下時應該是暈倒了,過了一段時間漸漸蘇醒過來。我忽然感覺到四周狂風大做,飛沙走石并且下著很大的雨。周圍沒有一個人,我該去哪里呢?沒有路,我就一直往前跑。這時,我看見一個很大的黑洞于是就鉆了進去,這是一條黑暗的隧道,我在里面不停地走,走了一段時間隧道的盡頭出現一片光亮,看到了光亮我高興極了,感覺又見到了希望,于是趕快朝著光亮的地方跑過去”。
專家說法
黑暗的隧道體驗是對出生時經過母親產道的回憶
這是國內外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的最常見的一種瀕死體驗,稱做隧道體驗。有過這種體驗的人大多感覺自己進入到一條黑暗的隧道,或者是掉進一個黑暗的深淵中。但是在隧道的盡頭或者掉下深淵后通常會看到奇異的光亮并且產生一種愉悅和幸福感。國外一些專家說,這有可能是人在處于危險時對于自己出生時感受的一種還原。嬰兒在出生之前要經過母親的產道,這就像他所看到一條黑暗通道,當嬰兒在出生的瞬間來到這個世界感受到光明的時候,就像他所看到隧道的盡頭出現奇異的光亮,并且感到看到了希望充滿了愉悅和幸福的感覺。但是,這也只是科學家的推測,人在出生之前,或是在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期有沒有記憶存在依然是科學家爭論的焦點。
靈魂出竅體驗:
靈魂脫離身體,往事歷歷在目
專家調查:翟女士,20歲,學生
除了和張先生一樣的隧道體驗并且出現愉快、幸福感之外,翟女士還講述了她在隧道體驗后的另外兩種感覺。
“當時,從隧道跑出來后,我忽然又感覺到身體靈魂好像漸漸脫離了我的身體,慢慢飄了起來,在很高的地方,我往下看,看到了我的身體,但是奇怪的是雖然我的靈魂飄離了身體,但是依然可以感覺到身體上的呼吸和脈搏。我就那么靜靜地看著自己的身體,好像是在看別的人身體一樣,但是我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害怕,反而心里非常地平靜。我轉過身去繼續往上飄,飄著飄著,身體似乎被什么東西擋住了,就怎么也飄不上去了。后來我就開始迅速地回憶我以前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從出生,上幼兒園,上學一直到談戀愛時的情景,還有哥哥結婚時的情景,時間在我的身邊飛逝,甚至平時根本想不起來的,已經忘記了的事情在那時忽然都想起來了,總之都是一些幸福快樂的事情”。
專家說法
回憶自己的一生和失血過多大腦缺氧有關
在我們的調查中和國外的一些學術報告中發現,在有過瀕死體驗的人中大部分人都有幾種不同的體驗,有的人甚至有七八種不同的體驗。像翟女士這樣不但有隧道體驗還有立體體驗(靈魂出竅體驗),還有時間飛逝迅速回憶一生的體驗。北京的一位精神學專家曾經跟我提過他就有過這樣的感覺,有一次他生病發高燒,躺在床上忽然感覺自己的靈魂和身體分離,他的靈魂在房頂上低頭看著自己的身體。國內外的科學家對這樣的現象給過不同的解釋,有的說是受傷后人體失血過多造成身體缺血,有的說是大腦缺氧使人產生的幻覺。在調查中絕大多數人都會在危險的情況下反而出現了幸福和愉快的感覺,這有可能是身體自身為了減少能量損耗而采取的自我保護的手段。但是這些說法并不能全部解釋種種瀕死體驗。比如迅速地回憶一生的體驗,曾經有一個東北的獵人跟我講過,有一次他在山里打獵的時候遇到一只熊,熊在后面追他的時候,他一邊跑腦子里卻快速地回憶了自己的一生。他當時并沒有發生失血過多或者缺氧的情況,所以現在我們的解釋就是,人在處于危險境地的時候會發生瀕死體驗。
關鍵詞
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Near-deathexperienceNDE)是由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但意外獲得恢復,和處于潛在的毀滅性境遇中預感即將死亡而又僥幸脫險的人所敘述的在死亡威脅下的深刻體驗。瀕死體驗和臨終過程的心理是人們走向死亡的兩個不同方面的精神活動。
“瀕死體驗”一詞,是1975年做瀕死研究工作的美國內華達大學教授雷蒙·穆迪提出的。穆迪博士在對100例瀕死體驗的病例進行研究后,著成了《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afterlife》,又譯《瀕死體驗訪談錄》)一書。此后對瀕死體驗進行研究的科學家越來越多,1978年,國際瀕死體驗研究聯合會成立,成為研究瀕死體驗研究者交流和支持的平臺。
該聯合會網站上匯集了幾乎所有瀕死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其中蘇珊-布萊克莫爾被稱為投身該領域最為專注的科學家之一,她是英格蘭西部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在她還是一名牛津大學的學生時,因吸食大麻過量而中毒,在鬼門關繞了一遭。事后她回憶當時的感覺是說,在她的大腦中感覺特別的奇怪。她感覺自己穿過一條長滿樹的隧道,向一束光飄去,而后又覺得自己飄在天花板上,并且看著自己躺在地上的身體。之后她看到一條銀色的鏈子把她漂浮的意識拉出房子,然后周游英格蘭,最終經過大西洋飄到了紐約。在紐約的上空盤旋了一會兒之后,她一下子又回到了牛津大學她自己的屋子里,她感覺自己變得很小,從腳趾又進入到了她的身體里。然后不斷地變大,最后大到好像充滿了整個宇宙。這種意識充滿宇宙的感覺在很多其他的有過瀕死體驗的人都有過。
在這一次的經歷之后,當她的睡眠出現不正常時就會有類似的感覺。這次經驗也使她走上了研究心理學的道路,成為一名心理學家。幾年后,她發現她所經歷的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意識形態,因此她開始了瀕死體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