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有位八旬老太,經常把家事向外人嘮叨不絕,兒孫們便逐個與鄰居打招呼,要他們不與老太太閑談。此后,老太太只好終日獨守家中、長吁短嘆。后輩們哪里知道,這嘮叨、閑聊正是老年人所特有的保健方式,阻斷了老人的這些活動,就等于在扼殺他們的健康。
人到老年,由于衰老、退休、子女長大獨立或成家另過,以及喪偶等原因,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孤寂之感。研究表明,孤獨寂寞的生活方式可使癌癥的發病率增加2─3倍。美國、芬蘭和瑞典等國研究人員聯合對4000名健康男女,按生活方式分為“社會活動活躍”和“與社群疏離”兩組,進行了長達12年的追蹤觀察后發現:“與社群疏離”組中染有嚴重疾病或在該段時間死亡的人數,是“社會活動活躍”組的1.5-3倍。美國有位社會學家從1966年起,用20年時間對1700名75歲以上的男女老人進行調查研究,到1986年,1700名被調查的對象中,只有129名老人健在,其中女性竟占90%。專家指出,過去一般認為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7-10歲主要是女性遺傳基因中的染色體比男性多一對這個先天條件決定的,但現在看來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女性比男性更善于適應老年生活,更樂于與人接觸。而男性進入老年期后,孤獨寂寞的感覺遠比女性要嚴重得多。實踐也證明,愉快的生活離不開真誠的友誼,離不開朋友之間的交往。
著名精神醫學專家何慕陶教授曾開過一張克服老年孤獨的處方,這里介紹給老年朋友一試:一是重溫戀愛生活。喪偶老人也宜擇配佳偶,以相互照顧。二是走出家庭,重歸社會。三是學習和培養一些業余愛好和興趣如書法、繪畫、種花等等。與此同時,子女亦要主動創造和睦的家庭氣氛,允許老人嘮叨,不要阻止老人與別人閑聊談天。
下一篇:無精神壓力使人呆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個人的生活更要“戒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