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網上有則消息,稱測驗是繼電影《手機》之后,影響男女感情的最大殺手。還列舉了幾個類似的案例,其中有一個案例是這樣的:妻子和丈夫正在看一個大話感情類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給嘉賓出了一道題目:“現在有一只老虎、一只兔子和一個人,請你編一個故事?!逼拮臃亲屨煞蚓幰粋€,丈夫就根據常識編了一個“那個人抱著兔子跑,老虎在后面追,后來,把老虎甩掉了。”最后,主持人公布“老虎代表愛人,而兔子代表情人,那個人就是自己?!卑凑者@個答案推論,丈夫就是陳世美,疼著情人,甩掉妻子。可丈夫沒有這只“兔子”,妻子卻一口咬定,即使現在沒有,但潛意識里想有。為了防患于未然,妻子采取了嚴密的“監控”措施。
這則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并對測驗產生了興趣。那么,測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專家介紹,一般臨床上采用的是標準化測驗,而上述案例以及很多雜志或網絡上刊登的趣味測驗都屬于非標準化測驗。這類非標準化測驗一般不能準確地反映人的水平,只能對人的某些方面進行分類。不少人都愿意去嘗試一下,有的結果似乎還比較符合自己的特征,有的則完全不符合。那么,人們在使用測驗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不能絕對化。即不能把測驗結果絕對化。測驗無絕對標準,只是將個人的行為表現與多數人的行為進行比較,故具有相對性。即使標準化程度較高的測驗,它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也只有80%左 1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