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門診中,經常可以看到這些特殊的“病人”,他們主訴很多,自感癥狀很重,但各種檢查均正常,藥物治療也不見效果。他們由于身體“癥狀”的存在而焦慮不安,擔心可能存在某種疾病(通常為一些疑難雜癥如癌癥、傳染病等),四處求醫,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嚴重的可導致自殺。
其實,這種無病自憂也是病,不過它不是什么軀體疾病,而是一種心理疾病———疑病癥。
疑病癥患者往往表現出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過度關注,對健康估計之壞跟身心情況很不相符,并處于對疾病的持續、強烈的恐懼之中。他們往往在沒有任何可靠證據的情況下,經常主訴自己病癥如何如何嚴重。當醫生檢查得出否定結論時,疑病癥患者常常斷定醫生的診斷是錯誤的或不可靠的,總是往壞處想,因此,無法消除內心對疾病的恐懼和疑慮,其結果是一次又一次地去另一些醫院,以尋找“更好”“更可靠”的論斷和治療。
疑病癥的產生有患者的個性因素,也有外界環境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疑病癥往往是對因心理挫折而產生的不安全感的一種轉移,是自我因素防御機制作用的結果。現代社會,人們的競爭意識增強了,普遍感到存在著壓力。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缺少有效的支持系統和恰當的宣泄方法,這種心理壓力就有可能以軀體的癥狀表現出來而困擾人們。
有疑病傾向或已患有疑病癥的人,應及時找心理醫生進行專業的幫助指導。目前有多種有效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擺脫無病自憂的困境。
(鄧碧琴)
下一篇:小心患上“浪漫中毒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闖紅燈 過馬路的心理透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