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成長的煩惱
我又掛彩了!打籃球又跟對方打架了。這次事鬧得有點大,有人報了警,警察到現場把我們拉開,問了些情況后帶走了兩個同學,說是去做筆錄。我很害怕,不想面對這樣的情景。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了,每次打籃球,不管跟誰,最后我們都是以集體跟別人對罵或者拳腳相加結束。其實每次動手之前那一分鐘我都猶豫,我真的不想上去!我喜歡的是打籃球,不是打架。我們知道場上的合理沖撞是難免的平常事,根本就不至于打起來,可我們這撥人里頭總有一兩個一點火壓不住的,跟澆了汽油的干柴火似的,屁大點兒事情就能火冒三丈。
我本來不屬于那種動不動就急的人,可我們是一起的,他們都上去了,我能袖手旁觀嗎?真不上去幫忙,以后這哥們兒還能叫哥們兒嗎?至少落下一“不仗義”的罵名,那我還不徹底被看扁了?你說我以后可以不跟他們玩?他們來找我,就說我不去?這話怎么說得出口啊?那以后我還能跟誰玩,誰還會跟我玩啊?本來能一起玩的人就少!
我們幾個其實都是好孩子,平時對人都挺善的,學習成績也都說得過去,在學校跟一般同學處得挺好的,沒見誰跟誰急過。見鬼了,一上場打球就都成了另外一個人,受驚的刺猬似的,逮誰扎誰。我是真的不想這樣,只想好好打球。唉!
一個愛好集體項目的中學生
這位“愛好集體項目的中學生”朋友是在“假從眾”心理的作用下有了排解不掉的心理壓力,眼下不知今后何去何從了。
從眾是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為現象,指人們自覺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作出判斷、形成印象的心理變化過程。每個人每天都做著從眾的事情,小到個人行為中已成慣性的按時上班、到點吃飯,大到社會全體共同遵守法律法規、公共秩序。因為從眾,世間的公理、前人的成果、他人的經驗得以順利傳承;因為從眾,共同的工作、統一的目標被協力完成、實現;因為從眾,大多數時候,不愿標新立異,不愿因與眾不同而感到孤立的我們,選擇行為、態度與意見同別人相一致,獲得“沒有錯”的安全感也因而增加幾分自在和自信……
另一方面,從眾又是“一人膽小如鼠,二人氣壯如牛,三人膽大包天”,現實生活中許多現象由于眾人的參與而被披上了合理的外衣,但它是那么奇妙地“害人不淺”。一個人仰脖子看天,過不久幾十人數百人聚集街頭對天空指指點點,如此成為笑柄;十字路口,人行道紅燈閃亮,一位大無畏者所向披靡大踏步穿行過街,接著會有第二個、第三個,誰不過誰像傻瓜,人們蜂擁而過……如此交通堵塞,規則瓦解命懸一線;“人體炸彈”謠言突起,巴格達人紛紛亡命;一橋之上,擁擠中上千人遭踩踏致死,如此人為釀造殘酷災難……
從眾心理對人的影響很大。作為社會化動物的人,周邊群體的價值取向、遇事后的行為方式會對自己產生無形的壓力,而每個人的主觀思考與實際行為是否和群體的相一致,就產生出既口服又心服的“真從眾”和口服心不服的“假從眾”的分別。“真從眾”當然是因群體的意志和舉措正合本人心意,這時的“隨大流”十分順暢沒有猶疑。“假從眾”則往往是礙于情面或者免受群體指責和懲罰的不得已跟隨,是違心地選擇了與自己意愿相反的行為。
“假從眾”很無奈,但更不可救藥的是,如果“假從眾”帶來了不良后果,責任則往往需要行為者個人去承擔,付出的代價貨真價實,盡管你本來曾經預計到那樣的后果并因之有所畏懼。
斷喝一聲是義氣
這位中學生的煩惱,讓人想起不久前中國對古巴那場堪稱“史上最短”的籃球賽,兩分鐘就告收場,就因為雙方隊員之間爆發群毆,兩分鐘內兩次,古巴隊堅決退賽。賽事不歡而散,跟下來的是中國籃協的介入及媒體上人們的觀望、猜測、評論。是非原委先不論,一場熱身賽搞成了一鍋粥,公開的國際友誼賽變成了隊內訓練表演,網民的“板兒磚”掄過去不少,之后還會有追責、檢討、懲罰、道歉的系列。古巴如何善后咱大約是管不了,但想來中國隊員的日子不那么好過上一段是必然。
想想,真至于鬧到那一步嗎?無他,從眾心理“發作”使然。
從眾本身無好壞,要看“被從”的行為是否利己、利他、利社會。大多數年輕人知識、經驗都不足,自制能力也相對弱,從眾行為會不同程度地帶有盲目性,但是不能罵人、打人之類基本意識早已形成,面臨打架這樣的事,自己不卷入一般是身體傳出的第一個信息,也就是說,主觀的下意識反應其實抑制著自己不去動手。剩下的事就是如何讓別人——尤其是自己的同伴也不參與其中。要講哥們義氣,這才是真格的!當然,把主觀的下意識變成現場行動的實際,平時要多做些基本素養訓練。
如果有閑暇把那天的事件新聞畫面重溫,即刻能夠作出一個常識性判斷:從主教練、領隊壓不住火,到場上加替補隊員打作一團,全過程中20多個參與拳腳相向的人絕不是一哄而上,而是相繼卷入的;肯定有幾個人是跟著“起哄架秧子”的。也就是說,從眾有反應過程,你多少有點時間做判斷。
眾人皆醉我獨醒,這種超人的理想狀態確實不易達到,但現今特立獨行是時尚,不是經常有人批評從眾是阻礙個人發展的罪魁嗎?再遇上打架,咱也鶴立雞群一回,一分鐘的思考時間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夠用了,咱站一邊斷喝一聲“都別動手!后果難擔!”不起作用甚至引火燒身,那就喊“警察來了,快跑!”先攪了困局再論后事。我敢保證,只要你喊完就帶頭先跑,接著準保能跑掉大半,因為恐懼的時候去逃亡,這是人最基礎的一種從眾心態。
(梁子豪)
下一篇:沾上它就倒霉:談吸毒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負面情緒也值得保護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