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能滿足的,網絡都能提供。生活不能滿足的,網絡也能提供。因為,網絡存在兩種形態:真實的和虛擬的。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中成長,抑或墮落,他們的生活是一條變色龍。網絡快餐,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和快捷,可也致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在世俗中沉淪,無法執著于現實,渴求在虛幻中尋求寄托。然而,虛幻總以現實的失望結束。其中青少年對網絡的使用有類似吸大煙上癮的感覺。青少年不自已,一系列的非常心理威脅著青少年,尤其是中學生和大、中專院校的學生。
也許是現實的不如意,許多青少年患有“情感冷漠癥”,孤獨心理充斥著他們。就網絡信息的開放性來說,青少年能接受到更全面具體、更生動形象的信息。但接收者往往是被動的,網絡畢竟不像人,面對冷冰冰的電腦,青年網民很難表達自己,無法與他人溝通,于是,不可避免的造成情感上的孤獨。日積月累,他們漸漸沉迷與網絡,他們感到虛空,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聊天、游戲、瀏覽,想獲得一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慰藉,其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不但危害了身體,而且造成自我評價降低,思維遲鈍,個人能力及學習成績下降,“舉杯澆愁愁更愁”。面對網絡的包容性,他們分不清是非,對一些貽害人心的東西忍不住吸納接受,甚至效仿,一些更嚴重的非常心理越來越威脅著青少年。
由于網絡中的人不需要真實的姓名、身份,人與人的交往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因此,人潛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會得以引發或強化,其中以撒謊最為嚴重,尤其是青少年。當然,虛擬空間是一個無底洞,無法窮盡它,無法觸摸到它,青少年無法抗拒深入欲望,沉迷于其中,對無法捉摸和過于龐大的事物產生害怕和狂躁心理,在網絡中又缺乏正常的情感溝通,他們很難在網絡中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遇到浮躁的語言的刺激的畫面,他們易沖動,不冷靜。
更有甚者,形成暴力傾向。網絡上的暴力鏡頭,致使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沉迷其間,形成暴力崇拜,互相比“酷”,網上不文明,網下盛氣凌人,打架斗毆,甚至殺人放火。網絡的包容性使色情網站有了生根發芽的土壤,它挑逗人的性心理,刺激人的感官,其骯臟、淫穢、下流的東西腐蝕了青春期性萌動的青少年,使他們對性充滿好奇,極力效仿,甚至早戀(包括網戀)、性放縱,淫穢心理令人擔憂。
有些
1下一篇:女性網絡性愛心理分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應如何應對孩子的網絡成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