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新華網福州11月22日電(記者 沈汝發)因為沉迷于網絡游戲而模仿游戲中的角色從樓上跳下自殺,為戒除網癮而將小指頭砍斷痛下決心,……伴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成癮癥成為青少年新的精神疾病。據福建省精神衛生中心的專家介紹,網絡成癮與毒品成癮、病理性賭博等具有類似的特點,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很大,亟需做好各種預防工作。
據福建省精神衛生中心林涌超醫生介紹,網絡成癮癥(IAD)也稱病理性網絡使用(PIU)。主要表現為:對網絡有心理依賴感,不斷增加上網時間;從上網行為中獲得愉快和滿足,下網后感覺不快;在個人現實生活中花很少的時間參與社會活動和與他人交往;以上網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煩惱與情緒問題;傾向于否定過度上網給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造成的損害。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網絡成癮癥發病率高達15%。
專家介紹說,網絡具有8種特性:有限的感知經驗;靈活而匿名的個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空間界限;時間延伸和濃縮;永久的記錄;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際關系;變化的夢幻般體驗。正是這些特性吸引一些上網者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網絡成癮便是這樣一種精神狀態,過度使用網絡,難以擺脫上網的沖動,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因而給自己帶來精神或身體方面的痛苦,并妨礙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這是一種與毒品成癮、病理性賭博類似的精神疾病。
青少年是網絡成癮的主體。研究顯示,網絡成癮發病年齡多數在15--40歲之間,24歲以下的網民占總人數的51%。專家分析,這主要是由于這一群體具有以下5種心理特點:
--求知欲望強烈,追求時尚。如認為通宵上網、玩網絡游戲是當代時尚青年的必修課,不玩網絡游戲就沒有與同學交流的談資,聽到同學、朋友大談網絡樂趣而自己插不上嘴則感到尷尬。當他們還沒有培養起有益身心的興趣愛好或沒有能力從事其他的文娛活動時,網絡便趁虛而入。
--強烈的自我實現欲望。在網絡游戲中,網絡游戲的高技巧性、復雜性使網絡游戲者獲得在現實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匿名帶來的多種身份感,可
1下一篇:“網絡心理障礙癥”的四大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謾罵:表達自由or心理病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