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必須停止所有強迫的想法,否則我將永遠被強迫癥這個問題所困擾和控制!”許多有強迫癥體驗或被強迫癥困擾的人總有這樣的想法,而在應對強迫癥時,總愛用“必須”、“一定”、“否則”等字眼,用來告誡自己以為能幫助擺脫痛苦。殊不知,你已經誤入了應對強迫癥的誤區。
那么,到底怎樣做才能戰勝強迫癥才能少些痛苦呢?我覺得對于強迫癥患者的治療,首先要改變四個問題的錯誤認知。只有正確認識它們,改變我們對待強迫癥的錯誤態度和方式,才能慢慢擺脫強迫癥,最終戰勝它。
如何正確認識強迫癥四大誤區
誤區之一:我必須停止或控制所有的強迫想法。
許多有強迫癥的我們都想要驅逐煩人的強迫想法,因為這些想法會不時地自己跳出來,讓我們很痛苦。所以我們就會對這種想法感到很恐懼,想盡辦法來避免強迫想法的出現。但問題就在于,如果我們越想抵制這些想法,這些想法反而會越容易的持續下去。也就是說我們越想抵制我們的強迫想法,它們就會越長久地存在于我們的腦中,而且越加頻繁地出現。
所以,不妨換個方式去應對。如果我們能勇敢地直接面對這些強迫想法,擔憂可能就會消退,折磨人的想法就會逐漸減弱。但如果你害怕強迫想法并試圖控制它們,它們就會持續有著強大的作用和影響力。而一旦我們停止了抵制,它們也就慢慢消散。所以為了擺脫我的強迫癥,我愿意接受它們。
正確認知:我接受現在的我有強迫性的想法。
誤區之二:我覺得這些強迫想法的擔心是會真實發生。
我們要知道,強迫的我們有時候的擔心通常是一種過度的焦慮,因為這種焦慮是建立在一些過度聯系或夸大其詞的想法之上。也許強迫的我們會說“我擔心會得病,擔心會丟東西,怎么能說是不切實際的呢,這些都是可能會發生的”。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你擔心會得病其實是在你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之后產生的想法,你擔心會丟東西是在你已經檢查了好幾遍之后給自己的心理暗示,而這些憂慮其實都是被夸大了的。
當然,在我們很焦慮害怕的時候是比較難進行理性的分析,但是當癥狀沒來的時候,我們要認識到這些想法是缺乏事實依據或是被過度聯系了的,我們要一次次的這樣告訴自己,提醒自己。在之后這些想法出現時,我們就能更好地認識到這一點了。
正確認知:我的擔心憂慮是不切實際的或者被夸大的。
誤區之三:我只能用強迫行為來減輕痛苦,這是唯一途徑。
大多數強迫的我們都習慣用強迫行為來讓自己安心一點,我們覺得如果不做些什么,我們就會永遠痛苦。所以我們一次一次地繼續地按我們自己的程序執行,想要得到一定的慰藉。可實際上,正是這一次次的強迫行為,才使得我們的強迫癥一直存在。如果我們不嘗試一些新的行動,那就很難擺脫強迫癥。
我們想要改變原有的強迫模式,首先要嘗試著改變我們的行為,去做一些與強迫行為完全相反的事。如果我們這么做了,就可以發現其他一些更合理的減少壓力和煩惱的辦法。如果我們準備好嘗試新的行為而不再采用一些強迫行為來減輕自己的痛苦,那么我們的強迫癥就會慢慢減弱。
正確認知:我還有其他的處理痛苦的方法,而且強迫行為并不是一個好方法。
誤區之四:我將永遠被強迫癥這個問題所困擾和控制。
強迫的我們現在必須下定決心,是時候做出一些必要的改變來解決困擾我們多時的強迫癥,這些癥狀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并且已經闖入我們的生活并擾亂生活很久了。我們有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權利,我們有權利也應該生活得舒適、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并且獲得心靈的平靜。所以,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找對方向,就能使我們的生活重回正軌。我們要相信我們能夠戰勝強迫癥,因為很多與我們有著類似問題的人已經有所進展,所以我們也可以做出改變。
正確認知:我現在下定決心來面對我的強迫癥,我相信我會最終戰勝它的。
下一篇:強迫癥患者不可不知的五大自救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職場白領的強迫癥傾向有多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