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也要學會當心理醫生
分類: 兒童心理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0-06
閱讀 :345
1 我班的呂海龍同學本來很活潑,很開朗,也很大方,生活也無憂無慮,可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他明亮的左眼失去了光明,從此他的生活蒙上了陰影,整天愁眉苦臉,情緒十分低落。
我國現代作家史鐵生曾說:“我們應該對靈魂有了殘疾的人,比對肢體有了殘疾的人給予更多的同情和愛。”為幫助呂海龍尋找自信,尋找快樂,我特意把班級的班報工作交給他,讓他組織班里的一些同學一起辦,增加他和同學交往的次數,鍛煉他敢于在同學面前面對現實的勇氣。第一期班報出爐后,任課老師給予了高度評價,特別是對他設計的“2009”變體字贊不絕口。由于班報設計美觀,我班當月的班報評比位居兄弟班級榜首。也正因這一事,改變了他,從此他慢慢地振奮起來了,情緒也逐漸高漲起來,能主動和同學玩耍;主動和同學討論學習;主動和同學研究班報設計。久違的笑容終于又在他純真的笑臉上綻放;久違的快樂終于又在他率真的身上閃現。
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欣慰,便會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接下來辦第二、三……期班報時,他更費心、更賣力了。此時的他在變,在與命運搏擊,在與生活挑戰。其實一個人最大的疾病不是在外表,而在內心,從心靈深處醫治疾病,從陰影中走出來,從困境中爬出來,能夠坦然面對現實,那才是人生真實而平淡的理想生活。
縱觀一個班級乃至一個學校,有“疾病”的學生不在少數。但是多數老師下課就走,很少與學生交流、談心,而學生也不輕易向人吐露自己的心事,就這樣滋生了各種各樣的“疾病”。
其實老師是學生最信得過、最尊敬的人。學生的心里話、“小秘密”最愿意跟平易近人、體貼學生、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富有愛心的老師說。因而,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僅要傳好道,授好業,還要學會當“醫生”,善于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問題,然后去調查分析,通過巧妙誘導,揚其長處,發揮他們內在的潛能,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