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何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沖動,外婆去世后我睡不著。一名中學生:4年前外婆去世,看到外婆冰冷地躺在那里,我感覺呼吸都困難了。后來,我晚上都不敢睡覺。最近這種緊張感又來了,幾天幾夜睡不著覺,一直出冷汗。
外婆去世對你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打擊。由于家人的忽視,你當時強烈的情緒體驗沒能得到及時的宣泄。這種急性的創傷后應激給你的心理造成了深遠的負面影響,以至于時隔多年你還能回憶起當時的感受。到了后來,當時的害怕情緒已經轉化為對害怕情緒本身的害怕從而導致失眠等癥狀。建議你與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聯系,讓其帶領你直面當時的創傷,把緊張和害怕的情緒宣泄出來。
如何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沖動,兒子讀初中了還咬指甲。一位母親:兒子今年15歲,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就是喜歡咬指甲,一雙手被咬得很難看。怎么辦?
這種習慣在青少年或是成年人當中并不少見,大多都是下意識的行為。導致這一行為的原因不是唯一的,可能單純是習慣性動作,也可能是由于缺乏某種維生素而引起的。如果這種行為頻繁且影響到他的生活與學習,你應該帶兒子到醫院做相應的檢查;如果情況不嚴重,建議你先與兒子做些溝通。然后,運用行為糾正的方法,比如在兒子的指甲或是手指上涂上少許風油精,當兒子下意識咬指甲時,不會感到很不舒服。這樣反復嘗試,他會從主觀上漸漸地遠離這種行為。 (心理咨詢師:韓偉)
如何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沖動,我總克制不了自己的沖動。一名初三學生:我現在很沖動,每次和同學發生一點小爭執,都會有打人的欲望。我也知道這樣不好,該如何克制這種沖動?
學會冷靜、理性、客觀地思考問題。人性中有本位固執的細胞,需要自我認識,然后去改進。大事面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因沖動做錯事而后悔。你了解自己,但不能控制自己。每個人都會有沖動,有的人沖而動,有的人沖而不動,這和個性、環境、修養、年齡、閱歷都有關。我們身邊也有些人,年輕時常為小事而沖動,年老時卻學會寬容和忍耐,但他已為年輕時的沖動付出了代價。因此,每當和同學之間發生摩擦時,建議你默念6字“等一等,悔不悔”。
如何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沖動,老師將作業本摔到我臉上。一名初一學生:在學校做練習的時候,我做錯了一些題目,訂正了幾遍還是錯。老師失去了耐心,把本子丟過來砸在我臉上,我感到很尷尬。雖然知道老師是為了我好,但我一直記著這件事,晚上還做噩夢。
人其實是由三個我組成:一個“大我”,一個“小我”,還有一個就是表現出來的“自我”。老師的做法確實有些不妥,作為“大我”的你能理解老師,體諒老師的苦心,你是在告訴自己,我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如何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沖動。而“小我”卻并不認同,對老師的做法有看法,所以現實中的“自我”就不安了,晚上“小我”就溜出來騷擾你,讓你做惡夢了。試試不再想這件事,讓它自然忘卻,惡夢也會隨之消失的。
下一篇:住房層次左右孩子的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防止兒童滋長自私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