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都說嚴父出孝子,中國古老的社會發展到今天,都在秉承一句話,那就是子不教、父之過,就是有了這樣的說法,才讓一些家長對于孩子那是嚴厲至極。如果父母對孩子過于嚴厲,那么會對孩子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扭曲。
一、不利于孩子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
孩子是一個不成熟的個體,尤其是小學生,自我意識正處于客觀化時期,即使是中學生也是“他評”占重要的地位。
家長認為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行,結果兒童心理就真的認為自己是個笨蛋,是個什么也不行的人。沒有了自信,沒有了自尊,或者說自尊與自信受到打擊,以后的發展可想而知了。
二、孩子前進沒有了動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很努力,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老師表揚,為了家長夸獎,同學的贊美。老師、家長都一味地貶低他,看不起他,他會怎樣呢?他會破罐子破摔,甚至用惡作劇的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
三、孩子容易同家長頂牛
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沒有主見,對家長高度依戀,有時候家長批評完了,他們委屈地哭兩聲就完事了。
到了青春期,獨立意識增強,反抗心理開始發揮作用,他們也從自我意識的客觀化時期向主觀化時期轉變,他們對待問題,有了自己的觀點,有了自己的主見,于是,開始與家長乃至老師對著干,你說我不好,我還認為你不好呢!這時家長再一味地挑錯,那就加劇了矛盾。輕則親子之間冷戰,重則孩子離家出走,甚至自殺。
建議各位父母要適當的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要老是過于嚴厲,或者是又打又罵的。小孩子那么小他能夠懂什么事?打罵只能是讓孩子的心理遭受打擊,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希望各位父母能夠手下留情,多和孩子進行言語上的溝通,想必效果會更好。
下一篇:孩子的說話方式 反映他的內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么才能夠讓孩子和你傾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