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何面對孩子的自戀?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有自戀的心理,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自戀有的時候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尤其是面對小孩子自戀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學會去接納,因為孩子的自戀,是需要被認同的。
孩子自戀是天生的 需要被認同
一般來說,孩子在童年前期需要有一定的自戀,別人的認同和贊許。這是對孩子自信心的一種培養。但若父母一成不變地認為自己的孩子永遠正確,或毫無選擇地竭力滿足孩子的所有任性的要求的話,那他們就是在制造一個自戀者。
自戀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因而也無法區別“自我”與“他人”。在他們看來,餓了,馬上就有得吃;冷了、熱了,馬上就有人照顧;拉臭臭了,馬上就會幫換尿布……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大家都會圍著自己轉,隨時隨地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是“自戀”的萌芽。
到了1歲左右,他們漸漸開始有了自我意識,逐漸可以區分“我的”、“你的”、“他的”。此時,如果媽媽和家人的關注和愛一如既往地持續,那么,孩子自己也會在內心中深深地相信“我是可愛的”、“我是被接納的”、“我很不錯”。這就是孩子“自戀”形成的基礎。
再長大一點兒,孩子的主客體分離更趨完善,開始產生強烈的探索外部世界的興趣,與此同時,他的能力也增長到足以自主地進行許多活動的階段了。此時,他對自己有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以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以為自己什么都能嘗試去做,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一個。這些信念對2-3歲的孩子而言是非常真實的,更重要的是,其中還包含著無畏的精神、勇于探索和嘗試的能量,應該被鼓勵。
孩子自戀是在成長
自戀,是生命初期重要的心理過程,也是個體心理能量的基礎。如果孩子可以順利健康地度過這個階段,那么,對他今后自信心、安全感、勇氣、責任感等發展會奠定非常好的基礎。反之,若是這種“自戀”沒有獲得滿足,甚至被扼殺,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不被父母或其他成人所接受,內心很容易就會以為自己“有問題”,而產生自我貶抑的心態。這種內化了的自我輕視,對孩子的未來發展,就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讓他很難肯定自己、接納自己。
心理健康專家認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其實總是會不經意地表現出,他自戀和臭美的一面,而家長在發現他們有這些行為的時候,千萬不要用言語去損他,因為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有性格的養成,都是不利的。
推薦閱讀:兒童心理焦慮怎么消除
下一篇:女人都需要浪漫和激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應對兒童心理障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