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小方在一家工廠工作,收入屬工薪階層。本來,領導對小方挺重視,小方也挺熱愛自己目前的工作,有決心干出點名堂來。可小方有幾位同學,現在公司或外企干活,收入比小方高不少。于是每次見面時,這些人總忘不了向小方吹噓一下自己能掙多少多少錢,并嘲笑小方“沒本事”、“太窩囊”,臉上還流露出一種看不起他的神情,弄得小方心里悲慘兮兮的,也越來越不平衡。
以社會流行的某一價值觀為衡量尺度,然后隨意看不起在這一尺度上位置低于自己的人,是目前一種很不健康的社會。一個心態健康正常的人,一個真正尊重自我的人,將絕不會任意貶低別人,他在承認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會尊重他人的人生價值。而一些不那么自信的人,卻常常愛犯看不起人的毛病。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免不了要遭受到一些有可能破壞我們平衡、傷及我們自尊心的信息和刺激。如果對這種信息和刺激沒有一個理智的態度,不善進行相應的調整,那么我們的心境就會出現自卑、煩躁、郁悶等負性情緒。所以,學會自我保護,是生活的一種重要的藝術。
我國著名的三級跳遠運動員鄒振先,在一次電視節目中談及他的成功經驗時,曾提到他在比賽中從不打聽對手的成績,無論對手跳得多遠多近他都不去理睬,不讓對手的發揮對自己形成干擾,而是把心思放在自己怎樣跳好上。我覺得鄒振先這個做法是一種很好的自我的保護方法,它可以使人在一種平靜沉穩的心態下,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潛力。
記得以前大學剛畢業的我,決定以學為自己終生奮斗的事業。那時學在社會上遠遠還沒有達到現在這種被認可的程度。因此我這一選擇,使得周圍很多人都不理解。有的說“你真怪,學這個專業干嗎?”、有的說“你是不是打算 1
下一篇:12歲留守少年突然失明 原來是癔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分手后為何總模仿“過氣”情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