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本報訊(記者廖培煌張小玲)22日本報報道了永春五里街一所中學發生打架事件,一名學生頭部挨刀。校園暴力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校園為何成了“江湖”,什么原因造成了花季暴力?
內因:獨生子女綜合癥
一所中學的王老師認為,有些學生因為怕被人看不起,而選擇了不友好的方式把小矛盾激化,釀成暴力事件。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文保說,這個年齡段的一些孩子具有極強的獨生子女綜合癥,任性、固執、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的過激行為看作是正常行為,極具“攻擊性”。家庭暴力也是造成校園暴力的根源之一,棍棒強制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如果再遭遇父母離異等刺激,他們易形成“攻擊性人格”,通過欺凌弱小來釋放壓力。有些“害群之馬”其實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
外因:暴力元素的侵蝕
14歲至16歲年齡段的孩子求知欲、模仿能力強,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加上自制及分辨能力差,在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如果缺乏正確引導,容易走上暴力、犯罪道路。
恃強凌弱等不良風氣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健全人格。初中教師林老師說,有學生在受到高年級的學生施暴后,就在比自己小的孩子身上找回來。學生間甚至“拜把子”,有事不找老師、家長,而是私下找“哥們”解決。
市教育局執法檢查科科長王惠生認為,社會環境其實是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電影、網絡中的暴力元素逐漸被孩子吸收,并且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甚至在一些孩子身上根深蒂固。
[1]
下一篇:易性癖,上帝的筆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溫州永嘉兩女高中生在賓館內燒炭自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