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某高等學府的校報在醒目位置對近來發生的一連串女大學生性越軌事件進行了曝光:
一女大學生在深夜于學校的花園里與男友發生不正當關系,被保安人員發現……
一女大學生私自與男友在校外租房同居被學校查出……
兩女大學生在市區某歌舞廳當“三陪女”被公安人員當場抓獲……
面對這一件件性越軌事件,人們愕然了:現在的女大學生是怎么了?
作為校方,本來應該是“家丑不可外揚”的,但卻大膽對其進行曝光,其中有學校的一片苦心,旨在提出警示,請廣大師生乃至社會人士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
其實,大學生性越軌事件在各大高校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盡管校方明令禁止但偷吃“禁果”者仍大有人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為保護女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目前許多高校均相繼安放了套自動售賣機,應該說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在過去的十年里發生了巨變。在20世紀90年代初,女大學生認為只有在相愛的兩人之間才可能發生性關系,這也暗示了他們的關系將進一步發展,直到確立婚姻關系。而最近幾年,某些女大學生雖然仍然認為兩人如果相愛才會發生性關系,但并不意味著就一定和他結婚。也有的女大學生認為,即使兩人不相愛,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發生性關系。
研究者曾對500名女大學生進行了為期4年的關于從處女到非處女轉變的心理研究,發現女大學生體驗過性活動的比例隨年級遞增。比例分別為:大一7%;大二13%;大三20%;大學四年級,約有1/4的女性經歷過性生活體驗。
研究者認為,女大學生的性行為并不單純地取決于年齡的大小。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固然可以對某些行為的啟動和追求起到生物學上的催化作用,如女子月經初潮的提早及男子青春期的提前、都加速了年輕人的性覺醒、然而,除此之外,一些與之相關的社會原因,也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其在大學生性行為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如:
(1)商品經濟的沖擊,文學藝術(諸如電影、電視、錄像、流行歌曲、刊物等)的潛移默化。
(2)在20多年前,青年性活動那種引人注目的性別方面的顯著差異,現在似乎不那么明顯了。如同男性一樣,女性也開始把自己的性需要看成是正當的,而且現代避孕方法的發展,也導致了女性性活動的增加。
下一篇:傾訴:為了愛情她選擇了流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伙摔手機成癮一年砸爛2部自稱鈴聲一響就狂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