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后花園
我們接受了同性戀與雙性戀,也接受了楊翁的忘年情。在兩性問題上,我們已經打碎了所有的規矩與舊模式,無性婚姻的存在當然也應該是不足為怪的。我懷疑,不久的將來,人與寵物的婚姻也會成為可能。
現時代婚姻的含義已經完全蛻變了。傳統的婚姻,是跟生育與性愛緊密地聯合在一起的。婚姻的主要內容就是有合法穩定的性伴侶、繁衍后代。無性婚姻只是一種親密無間的同居關系,這種關系里,可以沒有性,就是兩個單一的個體,組合成一個有實際意義的“家”,有共同的房子,家具,承擔共同的經濟消費,在生活中,互相關心,互相依靠。
從獨身主義者到丁克一族,人們已經在試圖擺脫生育的負累,到了無性婚姻時代,終于把性愛也拋棄了。雖然獨身主義者與丁克一族的灑脫與冷靜是一道吸引眼球的風景,可是仍然無法取代傳統婚姻的“正室”地位,獨身主義者永遠踏不出婚姻的“閨房”,丁克一族始終是婚姻中的“偏房”,理想的無性婚姻或許能算是婚姻中美麗的后花園。
所謂后花園,一定是賞心悅目,別有洞天的。沒有了性,他們必須想辦法尋找一些新的內容來充實婚姻生活。所以,無性的婚姻,會有傳統婚姻中所意想不到的幸福。
可是,我們不能把無性婚姻做為一種理想化的婚姻形式來追求。健康的生命里,不能沒有性生活。那些擁有無性婚姻的群體,必定是有一定的原因令他們不得不選擇無性婚姻。
最普遍的原因應該是因為他們中一方或雙方不能過性生活。這個時候,愛的力量遠遠大于性的需求,所以他們能夠放棄性愛,純潔而穩固地結合在一起。還有一種無性婚姻是被動的。是婚姻中的一方拒絕過性生活,另一方被動地受困于無性婚姻。男女雙方在婚姻中,只要本身有能力使對方過上正常的性生活,都應該主動給予,而不應該長期冷淡,拒絕,甚至無性。四十歲以后的男女容易一不小心走入無性婚姻。要么是男人性能力減弱,無性趣;要么就是女人到了更年期身理上厭倦了性,還有一種就是沿襲了中國老年人的傳統,先是分床睡,慢慢謝絕性生活。至今,大多數老年人的婚姻仍是無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