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為何更容易被騙
王大叔退休已經幾年了,身體有一些小毛病,血壓有點高。不久前,他參加了一家保健品公司組織的健康知識講座。講座辦的很隆重,會場上彩旗招展,貼滿了標語橫幅。參加講座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到免費的茶水和點心。在講座中一些不知名的專家極力宣傳心腦血管疾病對人的損害,讓人常得不馬上治療,自已很快就會病入膏肓。同時那些“專家”聲稱,吃了某種保健食品,不僅血壓不會高,血脂會下降,還能提高免疫力,預防多種疾病。“專家”說,參加活動的老年朋友都可以免費獲得一小袋贈品,如果喜歡,可當場購買,實在沒有錢購買,也沒關系。結果參加講座的老年人紛紛掏錢購買,王大叔看到大家都買了,自己也享受了公司這么隆重的招待,不買過意不去。將信將疑地買了一些。但回家吃了之后。王大叔發現,保健品的降壓效果并不像“專家”說的那么神奇。家里人都說,他肯定是上當受騙了。王大叔很是不解,那天參加講座的老年人那么多,有些還是退體的高極知識分子,怎么大家都會上當受騙呢?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老年心理研究專家王大華博士說,一些保健品銷售商恰恰是抓住了老年人心理上的弱點。
首先,從認知能力來說,老年人接受信息時,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別人說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別是來自“權威”專家的聲音。因些,保健品銷售商往往會“拉大旗做虎皮”,請一些所謂的專家來大談特談所謂的“國際領先理論”“高科技產品”
其次,老年人的信息處理工科能力比較弱,特別是突然獲取大量新信息的時候。一些保健品的銷售商,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這個弱點,對他們進行信息轟炸。“專家”們往往會講一些讓老年人不大懂也弄不明白的專業知識,片面夸大一些疾病的危害,讓老年人常得問題嚴重,不馬上買藥就不行。
第三,老年人的面子觀念比較重。老年人自尊心比較強,比年輕人要愛面子,有的老年人覺得,我享受了別人提供的服務,不買一些回家,心里會過意不去。一引起銷售商就是利用這點,用小恩小恩惠的方式來拉攏老年人。還有一些老年人覺得大家都相似主了,自己不相信就是落伍,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受騙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