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新聞背景
記者從沈陽市統計局了解到,根據6月6日最新發布的沈陽市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沈陽市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0.1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0.82%%,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8個百分點。
日前,記者接到這樣的一個讀者反映,一些老人,老年空虛、寂寞,常到超市逛,但是,其中的很多人,卻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選購滿滿一手推車,可是到結賬的時候,卻棄下精心選購的一車商品而去。這些老年人為什么要這么做?6月18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超市:損失不小但也理解
最近,張小姐在逛超市時經常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些老人認真挑選了一堆貨品,大到服裝、小到牛奶熟食,往往能裝滿一手推車,可是到結賬的時候,卻棄下精心選購的一車商品。
對于老人只選東西卻不買的情況,沈河區某大型超市的負責人王先生深有感觸。他說,超市里經常會發生老年顧客對選購好的東西棄之不買的情況。但是對于一些冷凍和稱量好的生鮮食品或熟食品,如果挑選過后又隨意丟棄在賣場角落,容易因此造成損失,超市對此很頭疼。
王先生表示,有一些老年人,為了擺脫寂寞和打發白天的空閑時間,而逛超市賣場。雖然超市遭遇上述情況,但也理解老年人,看得出老人心境的復雜。對于這些,超市只能希望和提倡老人,體諒超市的工作難處,維護好商品。
專家:老年人心里多無奈
光選不買,這些老人是出于什么心態這么做?針對此種情況,記者采訪了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心理研究室主任張思寧。張主任告訴記者,類似心理狀態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群體確實并不少見。她曾經接待過一位63歲的高級退休工程師,對方向她咨詢同樣的心理問題。
張主任分析,一些這樣舉動的老年人的心里其實很無奈:面對退休、孩子的就業和婚姻狀況等,很多事情是自己不合心意而又無法掌控的,他們真正能自我駕馭的事情很少。那位老工程師說,退休后一下子沒有事情做,孩子在國外不在身邊,感到特別空虛孤獨,她感覺超市特別新鮮熱鬧,由于酷愛家居用品,比如小碗小盆之類的小擺設,而超市又每天都在更新貨品,吸引她天天像上班一樣去賣場挑選。張主任說,這些人群通過在超市選購自己中意、否定不中意的商品反復比較的過程,跟貨物進行交流,找到自我和不被控制的個人權利施展過程,至于最后是否購買并不重要了,他們追求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呼吁:都來關注老年人
張主任強調,這種情況在女性的中老年人中比較多見,如果身邊的人出現類似的情況,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溫暖,比如在外地或不和父母一起住的子女,要常打電話與父母進行情感溝通和交流。老伴也應該給予理解和陪伴。有此類情況的中老年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將選購完不買的東西放回原處或者比較易找到的地方,這是比較健康的宣泄方式;還有一種是有意損壞,這就需要關注心理健康,適時地進行疏導和咨詢。
張主任呼吁,現在的消費和娛樂場所大多為年輕人所設,留給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已經很少,退休后能參加到的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也不多,因此,老年人的精神家園需要社會和親人的關注和關愛。
下一篇:學會自我心理調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年人該如何防止心理老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