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父親之所以如此感動,還得從他和母親的“一飯之諾”說起。
母親出身書香門第,喜歡讀書寫字;而父親17歲就當了兵,讀報紙都經常會遇到不認識的字。母親之所以嫁給父親,除了看中父親的人品,就是相信了父親對她的一句承諾:給你做一輩子飯。
母親不會做飯,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就不是進廚房的命?!钡拇_,母親從不做飯,也很少洗碗。我小時候,父親還沒從部隊調回城里,每個周末,他從部隊回來,都會忙忙碌碌地去逛菜市場,然后一整天在廚房里忙碌,給母親和我做很多好吃的飯菜。有時一做好就放進了冰箱,留給母親和我在接下來的一周里慢慢享用。
我上高三那年,父親終于調回了城里。在和父親朝夕相處的一年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母親和父親之間不平等的愛情。每天,母親和我還沒起床,父親就會爬起來給我們做早飯。吃完早飯,我和母親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父親則獨自一人洗碗刷鍋,然后才去上班。晚上,如果母親比父親回家早,她就會邊看書邊等父親回家。而如果父親比母親回家早,他就會忙碌著把飯做好,然后出門去小區外的公交站牌下等母親回來。
我上大二的時候,父親因腦血管破裂住進了醫院,雖經全力救治,仍落下了偏癱。父親再也不能為母親做飯了,這對從不進廚房的母親來說,猶如天塌一般。可這時母親卻對父親說,我一直不會做飯,生活上全靠你,現在你不能侍候我了,這我可以忍受,但你為我,為這個家付出了那么多,老了老了,卻吃不上可口的飯菜,我于心不忍啊!老頭子,現在該我向你承諾了:從現在起,我要下廚房,后半生我為你做飯。
從此,母親很少再讀書寫作了,除了陪伴在父親的病床前,就是一心一意鉆研廚技。為讓父親吃上營養豐富的可口飯菜,60多歲的母親還專門到朋友經營的大酒店里向大廚學習廚技,回來后變著花樣給父親改善伙食。在媽媽的精心調理下,父親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轉,現在他終于站了起來。
下一篇:松一松生命之鐘的發條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善于應用自己的聰明才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