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使得清政府決定要“求強求富”。建立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是其中一項重要內(nèi)容。
當時,清政府自己的兵工廠只有上海的江南制造總局等有限幾處,生產(chǎn)的武器裝備少,而且性能不大好。于是,李鴻章決定向洋人購買武器裝備。
1868年,他派了一個采購團到歐洲。采購團走了幾個國家,最后來到德國的埃森,這里是德國最大的軍火企業(yè)克虜伯公司所在地。采購團受到克虜伯公司的熱情接待,又是照相。又是宴請,不僅講解細致,而且禮貌周到。采購團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
難道他們到別的國家心情不好嗎
當時,清朝是戰(zhàn)敗國,而且,清朝男人是有辮子的,在英國、法國,人們以一種嘲笑、蔑視的眼光與語氣,談論他們的辮子。這讓采購團成員非常不舒服。
克虜伯公司則不然。這家公司仔細考察中國軍火市場,決定要搶在英法前面占領這個市場。
于是,他們制定企業(yè)經(jīng)營策略:尊重中國人的風俗與習慣,讓他們感覺到,德國與其他國家就是不一樣。
克虜伯的經(jīng)營策略成功了。
他們對來訪者的尊重,引來了當時世界最大的一個客戶。李鴻章聽到采購團的匯報。一次就向克虜伯公司訂購358門大炮。這是這個公司創(chuàng)辦以來最大的一筆訂單。
此后,清政府的軍隊建設,一直以德國為榜樣,根據(jù)德國軍事制度建立軍隊。誰能料到尊重戰(zhàn)敗國客戶,竟然讓“德國風格”成為晚清軍事變革的重要特點之一呢?
(張留敏)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