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影片《哈利·波特6》在世界各地陸續公映,讓“潛伏”在全球各個角落的粉絲們紛紛走出家門,涌進電影院。雖然觀眾看后褒貶不一,但這并不妨礙票房的節節升高,直逼“007”系列。這個小魔法師的故事為何能紅火這么多年呢?
首先,就像中國十年前的《還珠格格》一樣,這系列電影切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充分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要。
一方面,青少年期的孩子有著廣泛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極其豐富的想象和創造能力,魔法世界里飛行掃帚、隱形斗篷等匪夷所思的事物和魔法,對他們有著磁鐵般的天然吸引力。
另一方面,在成人主宰的世界里,孩子們要獲得掌控感、享受絕對的自由、超越現實的平凡和束縛,就只能通過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家庭傳奇”方式,從中取得替代性滿足。比如在虛擬的故事中,把自己想象成哈利?波特這樣有著神秘血統和神奇力量的主人公,沒有功課和奧數的牽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其次,對“哈迷們”中為數不少的成人觀眾來說,影片中的魔法學校也是他們心底里的童心“后花園”。在廣袤的宇宙中,人類永遠都是孩子,對神秘事物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對童年時代的追憶,對掙脫束縛的渴望,這些都讓成人也很難對《哈利·波特》說“不”。
另外,從1997年第一部《哈利?波特》誕生到現在,曾經的孩子也已長大成人,小魔法師們與他們在時間上的陪伴、心靈上的共同成長,都穩固了這系列影片的地位。
最后,系列影片還有著其他影片不具有的優勢:觀眾們的“期盼效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對一件事物非常期待時,人們會有強大的行動力、堅持性,以及認知上的偏好: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就是為什么《星球大戰》系列成為經典,《變形金剛》系列等讓人樂意埋單的原因。
下一篇:晚安=我愛你,愛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愛其實平平凡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