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都說俗語其實都是經(jīng)過老一輩人實踐得出來的真理,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俗語去教導(dǎo)別人,但是要知道如果我們不能夠正確的對待這個俗語問題,是很容易給自己帶來更多傷害的,下面我們就去看看害人的俗語。
天下烏鴉一般黑
天下烏鴉一般黑,主張一竹桿打死一船人,一個活口兒也不留。在管理學(xué)上這叫“暈輪效應(yīng)”,例如:談到東北人,馬上就有人接話道:“我知道,東北人都豪爽。”談到河南人,馬上就有人接話道:“我知道,河南人都愛騙。”談到日本人,馬上就有人接話道:“日本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東北人都豪爽嗎?不一定!河南人都愛欺騙別人嗎?不一定!日本人都壞嗎?不一定。這些都是受到“天下烏鴉一般黑”俗話的影響,是這句俗話的變異思維。最慘的就是男人,有句俗話“是貓就愛偷腥吃。”這句俗話實際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翻版。主張把天下所有男人形容成“種牛”,如果你不是“種牛”,那一定得找“老軍醫(yī)”看看。
一個巴掌拍不響
“一個巴掌拍不響”是中庸之道的產(chǎn)物,主張各打五十大板,誰都不能說吃虧,誰都不能說占便宜。我在南京讀大學(xué)那其間,學(xué)院規(guī)定:只要打架斗毆,一經(jīng)核實,立即嚴(yán)肅處理,不管雙方是哪一方的責(zé)任,都要受到處分。這樣的校規(guī)制定者,就是受到大俗話“一個巴掌拍不響”的嚴(yán)重影響。實際上,有些時候,一個巴掌是能拍響的,例如用這巴掌拍墻,拍桌子,拍馬屁——不一定非要拍另外那只巴掌。
蒼蠅不叮無縫蛋
蒼蠅不叮無縫蛋是散播和加速散播謠言的有力“理論基礎(chǔ)”。據(jù)《西部商報》2005年7月14曰報道,余某和把某是鄰居,在今年農(nóng)歷三月份,村子里傳稱把某強奸楊某。在謠言散播過程中,鄰居余某相信“蒼蠅不叮無縫蛋”,煽風(fēng)點火,說把某一定是干了這件見不得人的事情,四處散播。最后把某忍無可忍,竟然用菜刀將鄰居家婦女余某的頭砍下。看,這大俗話“蒼蠅不叮無縫蛋”,不僅能害別人,還能害死相信這句話人的性命。
機會面前人人平等
“機會面前人人平等”是成功者欺騙失敗者的有力借口、謊言和工具。在機會面前,不可能是人人平等的。什么是機會?機會就是給予具有某些掌握資源者的選擇和回報。例如招聘,某公司打出招聘總經(jīng)理的廣告,對應(yīng)聘者所要具有的條件列出若干。如果把總經(jīng)理的職位看成一次機會,把看見這則消息的人視為“機會面前的人人”,表面上,大家都有相同的機會,但實際上根本就不是平等的機會。如:在條件上要求:碩士學(xué)位,大多數(shù)人就沒有機會了;再要求:在同等崗位上工作8年以上,又有一些人掉頭走了;再要求:在同行業(yè)內(nèi)工作5年以上,恐怕所剩下的就那么幾個了;再要求:年齡——這樣的機會,怎么能用人人平等來詮釋呢?一個市長的兒子和一個普通工人兒子站在同一個機會面前,他們能平等嗎?
這些俗語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人甚至把這些俗語當(dāng)做是自己的座右銘,可是這樣就會給自己的生活帶更多不利的影響,因此小編希望在生活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保健,不要被這些俗語所左右。
下一篇:心理年齡的三種不同分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