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如何理解心理自我保護機制?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心理自我保護機制,但是對這樣一個常識的認識和了解,其實人多人都不知道,而這種保護機制,是一種無意識的自我防衛(wèi),也是內(nèi)心的一種映射。
1、合理化(文飾法)
當人的動機或行為不被社會所接受,或因其它而受挫時,為了減輕因動機沖突或失敗挫折所產(chǎn)生的緊張和焦慮而找一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以自圓其說,當然這些理由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并非真理由,也非好理由。但在一定的時候可起到心理保護作用。
2、仿同
是把別人的欲望、個性特點不自覺地吸收成為己有,并表現(xiàn)出來。被仿同對象總是仿同者尊敬的人或喜愛的行為特征,通過仿同來緩解個人的痛苦或焦慮,同時可借以分享他人成功的快樂。比如,模仿明星造型或行為。
3、潛抑
是把理智上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或動機壓抑下去。雖然這些欲望、情感和動機設(shè)有消失,但人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也就不會為此而緊張焦慮了。例如,某一女生近來經(jīng)常與一男生在一起,于是傳言四起,同學們都說他倆在談戀愛,該女生聽了深感冤枉。其實,她內(nèi)心深處未必就沒有進一步發(fā)展的愿望,但她理智上卻無法接受 "他倆在談戀愛"這一現(xiàn)實,于是就將這種動機潛仰了。
4、投射
是把自己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態(tài)度、意念、欲望轉(zhuǎn)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并斷言別人有此動機,以免除自我責備之苦。但是習慣于以投射來維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人,往往會影響對自己的真正了解,也會影響與別人交往,因此,要恰當應(yīng)用投射保護機制。
希望大家在看了上面介紹的,心理自我保護機制的常識之后,可以更加注重這些問題,因為只有對這些常識,有科學的認識和了解,在生活當中,才可以更好的幫助自己,避免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對心理健康產(chǎn)生影響。
推薦閱讀:行動崇拜 通向幸運還是災(zāi)難?
下一篇:男人看美女可延年益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活中的5條心理學研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