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染上“網癮”板子該打誰
什么是上網成癮?在一些文獻中,上網成癮被稱為“互聯網成癮綜合癥”,英文簡稱“IAD”。對“IAD”的描述,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上網成癮者有什么樣的行為,如對網絡操作出現時間失控,而且隨著樂趣的增強,欲罷不能。患者多沉湎于網上自由說談或網上互動游戲,并由此忽視了現實生活的存在。二是這種行為對成癮者精神狀態的影響。在認知上,玩網絡游戲的時間越長,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記憶力、注意力也越差,整個視野逼仄。在情緒上,會變得越來越低落、沮喪,越來越沒有自信。
上網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就如陶教授所說的:“看你把電腦當成了什么?玩具還是工具。”專家認為:絕大多數人上網成癮,并不是什么心理疾病,更不是什么生理疾病,而是一種由于興趣強烈而形成的習慣。但也有極少數人本來就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上網成癮之后表現出來的癥狀,就肯定會是一種心理上的問題。
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起著不同的作用。上網成癮也與這些因素密不可分。專家說:“回國兩年感覺到,中國的家庭教育問題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了。”在中國的多數家庭中,孩子跟父母的關系完全變成了一種索取和給予的關系,沒有對等交流。還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過于強烈,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負擔。同時,一些家庭的客觀因素如經濟困難,父母離異,家庭暴力等都可能造成孩子不健康的心理。學校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場所。雖然推廣素質教育已經很久了,中國目前的基礎教育仍然還是典型的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導致了學生之間比分數,學校之間比升學率。學生一進小學,就被教育要考重點中學;進了重點中學,目標就是重點大學。這似乎就成了學習的所有目的。社會不良文化也在悄悄滲透進孩子的心靈。諸如崇拜明星,追求時尚,攀比物質生活等。如果說孩子上網成癮是一種病,那么病因是不在孩子身上的。
下一篇:網絡雙重人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癮少年家長將集體起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