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當萬千家長討伐網絡游戲戕害青少年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時,盛大收購新浪卻突然成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全球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將要被網絡游戲運營商收購?狐疑驚嘆之際,您也許不曾料到,支撐陳天橋們呼風喚雨的無數玩家中,成人一直是沉默的大多數。
2004年國內僅網絡游戲的用戶就達到了1600萬人,而很多玩家們的年齡都遠遠超過18歲,中國游戲工作委員會預計,2007年中國網絡游戲用戶將達到4180萬。
當您聽說一位48歲公務員的妻子,死守電腦網絡游戲前冷落丈夫和女兒時,不要奇怪,類似的場景正在我們身邊不停上演。網絡游戲在成人世界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它又怎樣悄然改變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方式?這些都需要我們追問答案。
人生真正的活動是從游戲開始的,任何人的一生中都離不開游戲,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德國心理學家格羅斯認為,游戲是兒童對于未來生活的預演,是學習未來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徑。在孩子愛玩的過家家中,他們分別扮演父親、母親,模仿大人們買菜、做飯、看孩子,雖然極其瑣碎,但孩子們百玩不厭。而男孩子喜歡在游戲中扮演警察、軍人,女孩子在游戲中扮演護士、老師。這些都是今后生活工作的必修課。當成年人成了游戲的主力軍,他們為什么也需要游戲呢?
我們以時下最為盛行的網絡游戲和游戲軟件為例來一看究竟。電子游戲的種類很多,但可以大致分為如下這些種類:角色扮演游戲、策略游戲、虛擬游戲、競速游戲、運動游戲、冒險游戲和棋牌游戲等等。而這些游戲從不同方面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或者誘導了人們的心理需求。
奧地利心理學家彪勒認為,游戲是獲得心理愉悅的手段。喜歡傳統游戲的人也可以從電子游戲中找到他們的所愛,在網上你可以與千里之遙的對手下一盤圍棋;喜歡賽車的玩家操縱鍵盤、手柄或方向盤仿佛進入F1的賽道;喜歡足球的人在電腦上搖身變成無法阻擋的前鋒,把球一次次送入對方的大門。緊張的現代人通過游戲愉悅自己,放松心情,為生活增加一些情趣。
共1/2頁[1][2]
下一篇:如何從心理層面上,預防少年步入“網癮大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寵物有利青少年心理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