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提到精神分析和愛,你腦海中會浮現什么?把精神分析、俄狄甫斯情結和性放在一起說似乎成了標準做法,但是它們真的就是全部了嗎?來看看精神分析關于愛有什么不得不談的。
在這里,我不會給你一個精神分析理論對性與愛的深入解釋,因為坦白講,這寫起來會是個高度復雜的問題,更不用說還要在一篇文章里把它們綜合起來。相反,讓我們觸及幾個從精神分析的理論和實踐中學到的,關于愛的心理學的基本觀念,這將有希望給你帶來關于精神分析的不同的形象。
不同種類的愛
首先,精神分析解釋所有種類的愛性愛、配偶之間的感官之愛、父愛母愛、兄弟姐妹的愛、祖輩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被愛與愛、想象之愛、不可能的愛、移情別愛、人與動物之間的愛、對宗教和(或)意識形態的愛、對自己的愛、成人的愛、童年的愛、青少年的愛……當然,不是以上所有的都有正式的定義,但是你會明白我為什么把它們都列出來。
關于愛,幾個精神分析師是這么說的
“愛是展示自身的形式之一,性愛,在所有壓倒性的歡愉感覺中,它讓我們有最強烈的體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當你沉浸在愛之中,你同樣愛上的是你認為對方心中的你的形象,由他人反映過來的形象。……當你沉浸在愛之中,你發現那個人加強了你自身的美好形象……當這個形象被打破了,然后你遇見了真實的另一個,有時就會帶來離婚。”露西康坦(魁北克省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精神病醫生和精神分析師)
“在愛的時候,我們對痛苦從未如此毫無防備;當失去了愛的對象或者是對象的愛的時候,我們從未如此無望的難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愛上了就像是在迷宮里迷了路,愛就是迷宮。在穿越愛的道路上,你失去了方向,失去了自我。”雅克-阿蘭米勒
我們的第一個“愛的對象”
當我們在精神分析學中談到愛的時候,我們經常說到“愛的對象“和”對象選擇“。兩性共同的第一個愛的對象是他們的最初的關懷給予者通常是母親。簡單來說,我們與這個第一個”愛的對象“所建立的關系為我們未來人生中愛與情感的能力奠定了基矗正如約翰梅爾的歌《女兒》唱的那樣:
“父親,請好好對待你們的女兒,
女兒會像你一樣的愛。
女孩兒會長成戀人,再成為母親,
所以母親,同樣請好好對待你們的女兒。”
有很多事實證明合唱不僅適用于女兒,也同樣適用于兒子。我們從自身與父母之間以及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關系中學會什么是愛。他們是第一批人反映給我們:我們有多值得被愛,愛有多安全,愛與被愛究竟意味著什么。
我們會選擇愛上誰嗎?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我們會。但不是以生活中做出其他選擇時有意的、有控制的和理性的方式。相比來說,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有點神秘、“迷宮”般的方式。所以人們通過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致力于理解和提升他們的愛的關系也不足為怪了。
具體而言,弗洛伊德在他的文章《自戀論:入門》中談到了兩種“愛的對象選擇”。
自戀類型對象選擇:人們愛上的是與他們相似的人,或是他們曾經是的那種人,或是他們想要成為的人。
當一個人愛上的是“能照顧好他的女人”或是“能保護好他的男人和取代他們位置的繼任后續”。
簡單而言,我們在愛的同時,伴隨的是他人的形象,這一形象中反映了有關我們自身的一些事情或者是讓我們想起了其他我們喜歡或崇拜的什么。有時候,我們會愛上我們從來不曾擁有但一直渴望的什么,帶著我們自身形象的理想化或是一個受贊美的形象(“異性相吸”理論);跟一個能讓我們感到特別或是被關愛的人。
理想狀態下,被愛的感覺是跟另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就像一個人一樣舒服,跟他(她)在一起時,有時無需言語,你就能感到被理解、接納和關懷。當然,事實上,現實情況通常更加復雜。
下一篇:心理學:如何通過餐桌話題看清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于“靈魂伴侶”的真正意思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