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剛上高三的李驊是老師眼中的“尖子生”,但最近他的成績卻一路下滑。李曄說,每次測試前兩天,他總是擔心自己考不好,覺得還有許多知識點沒有復習到,離理想中的大學越來越遠。直到深夜,還翻來覆去睡不著。結果成績越來越差,失眠、緊張、不安都接踵而來。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科主任季建林:李驊這樣的表現是典型的預期性焦慮,在生活中很常見。通常,這類患者會非常擔心即將發生的事件出現最壞的結局,他們會時刻等待不幸的到來,從而表現出很消極的心態。患有這類焦慮癥的人,總是有很強的挫折感,會認定某些尚未發生的事存在威脅,對其產生緊張不安、擔憂害怕的情緒。
同時,他們還會對引起焦慮的事難以適應,而且愈演愈烈,對事情的細枝末節也極為敏感,甚至因此終日煩躁而難以自拔。期待性焦慮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10%,中年女性、學生、工作壓力大的人都是高發人群。 出現預期性焦慮不必過度擔心,這只是一種心理障礙,并不屬于精神疾病,經過適當的調整和治療完全可以治愈。
首先,要減少自我關注,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用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例如運動、音樂等;其次,要增強自信心,在困難面前,不要擔憂前景黯淡,要用成功的經歷激勵自己;再次,對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只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可以了,不要過分注重結果;最后,要避免自尊心過強,自尊心太強容易患得患失,為尚未發生的事情擔憂不已。
下一篇:·焦躁情緒一觸即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就業焦慮癥賴上大學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