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過去,人們為吃喝發愁,但很容易滿足;現在,大家不愁吃喝,可欲望卻多了,還是天天犯愁。事實上,專家指出,只要面對現實,別攀比,就能知足常樂,少焦慮。
看到好多人買房眼紅
曾幾何時,只要花很少的錢,甚至不用錢就可以有房子;2009年,各城市不斷上漲的房價和一部大熱的《蝸居》,把買房引起的焦慮推到了風口浪尖。
此時,有人看見別人明明住著一套房,在2009年初房價低點時又抄底買了第二套房,到了房價一路飆升時,人家又抓住時機把房子賣了,一轉眼就賺了個盆滿缽滿。可自己呢,累死累活攢了點錢,年初時還夠付個首付,可到了年尾,錢倒是攢得多了,可趕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連首付都交不起了。于是,這些人就開始沒事就算錢,心里琢磨著"我連房都買不起,他們憑什么能倒房子賺錢"。這就好像一塊壓在心頭的大石頭,對與房子有關的一切詞匯都特別敏感,聽到后心中惴惴不安,不敢再隨意消費、享受生活,嚴重時,可能失眠,脾氣暴躁。
面對這類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腳下,少望天",腳踏實地地把當天的事情做好,不能預測的未來,最好放下不想。這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不做多余的抱怨。比如,沒買房的努力工作、存存錢,別想一步到位,買得起了就趕緊買;需要還貸的,按照原計劃,一個月一個月慢慢還,別讓房貸影響了生活質量。
下一篇:職場白領患上35歲焦慮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析失貞焦慮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