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其實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僅是為了他們準備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食物,同時還要注意他們的心理健康保健,可時候能很多家長卻不知道怎么去做,下面我們就去看看怎樣讓孩子感到幸福?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那些與人為善的孩子們能得到更多的幸福感,也能獲得更多的認可、贊許,受到大家的喜愛和歡迎。
“與人為善可使孩子免受恐嚇、欺負”,研究人員金伯利·賴克爾博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如是說。她與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克里斯汀對此做了個研究。
為了做這個研究,他們挑選了400個年齡在9-11歲之間的溫哥華小學生,研究他們的幸福感程度,并且調查在學校活動時,他們都樂于和哪些同學一起玩。
一半的同學被老師告知要多行善,多做好事——比如,與同學們分享午餐啦,或者在媽媽感到疲倦的時候,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而另一部分同學則被告知可以去他們喜歡去的地方,比如籃球場啦,或者外祖父家之類任何使他們高興快樂的地方。
4個星期后,研究人員再次對這400個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幸福感的情況,以及確認他們喜歡一起玩的同學是哪些人。雖然這兩組的人都說他們很開心快樂,但是其他同學更愿意和做好事的那組孩子一起學習玩樂(由此可見,行善舉使得他們更受歡迎)。
金伯利·賴克爾說:“我們發現,與人為善不但可以讓孩子們獲得幸福感以及更受歡迎,還對班級的團結有力。”
因為她發現,在四年級或五年級的時候,孩子們恃強凌弱的傾向更明顯。“老師可以多鼓勵、詢問孩子們還有哪些善待身邊人的方法,這樣一來,在同學間會創造出更強的凝聚力、互通性,從而減少欺負、暴力事件。”
其實在孩子的世界里面看待事物都是非常的單純的,所以說可能很多的小事情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建議家長們一定要注意,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
推薦閱讀:“老父親”的孩子心理疾病高發
下一篇:寶寶不聽話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有無說謊應如何分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