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再加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孩子從小就是生活在父母的關懷下,一點苦都沒有吃過。父母愛孩子是正確的,但是不應該過度呵護,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越是呵護,孩子越容易叛逆。
13歲的劉偉(化名)要離開家,他不愿意和爸爸媽媽住在一起,原因是“爸爸媽媽對我太好了”。他說:“我上學放學爸爸都用車接送,回到家他們連飯都給我盛好了,還給我夾菜。想吃蘋果,他們就削好皮,切成小塊,插上牙簽擺在書桌上。家務活就更不讓我動手了。他們就知道讓我學習、看書,未來的一切都給我安排好了。我在家里就像一個木偶,沒有一點發言權。一說點自己的意見,他們就說:‘你還小,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有點時間好好看書去。’”劉偉說,“物質上的滿足是永遠不夠的,他們越愛管我這管我那,我就越要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
為何父母越呵護,劉偉越逆反?
1、父母的過分呵護讓孩子遇事缺少解決能力。精心照顧、包辦代替、過度保護,使劉偉任性、自私、缺乏責任感、勞動技能低下、環境適應能力差、性格懦弱,使他不懂得謙讓,結果經常遇到挫折,沮喪而又束手無策。
2、父母彌補回報的心理影響。劉偉的父母想用孩子的成功去彌補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遺憾,期望值高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厭煩心理。
3、這個時期的孩子,逐步產生自我意識。思維品質中的獨立性、批判性迅速發展,促使他們對于任何事件都愿意通過自己的大腦進行分析和判斷,不愿接受現成的觀念和規范。他們還會覺得:家長越害怕的事,一定越有意思。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這一點都沒錯,但是父母應該學會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對孩子滿懷希望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過度。如果可以的話,應該讓孩子從小就吃一點苦,這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是極其有利的,生活在蜜罐當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后都是玻璃心。
推薦閱讀:嬰幼兒有沒有心理問題呢?
下一篇:兒童心理自卑怎么治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導致孩子任性的四個因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